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固态电池崛起,日媒质疑声中,中国车企领跑续航新赛道

   时间:2025-08-28 12:31:17 来源:果壳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国产固态电池厂商纷纷宣布重要突破。

国轩高科率先传来捷报,其旗下的准固态电池已经成功通过多车型的实际测试,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续航里程可达千公里。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公司预计将在今年内实现批量装车,标志着中国固态电池技术正加速迈向商业化。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不甘落后,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金钟罩固态电池。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更是达到了400Wh/kg,续航里程可突破1500公里,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推出样车。宁德时代、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等国内汽车巨头也相继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显示出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强劲势头。

面对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本媒体的反应颇为复杂。一些日本媒体对此表示质疑,认为中国固态电池的量产速度不可能如此之快,认为这是又一次的炒作行为。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回顾历史,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并超越日本时,丰田章男曾公开批评中国新能源汽车缺乏核心技术。他列举了续航短、充电时间长、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并强调固态电池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然而,如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无疑是对丰田章男当初言论的有力回应。

固态电池相比传统电池具有诸多优势。其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充电效率高,可实现快速充电和长续航里程。同时,固态电池还具有抗冻、抗热、抗挤压等特性,更加安全可靠。这些优势使得固态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事实上,日本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也有深入研究。丰田等日本企业早已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并掌握了大量专利技术。然而,尽管日本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但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让日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据日媒报道,丰田的固态电池量产计划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实现。而中国厂商如国轩高科和长安汽车等则计划在今年内开始量产固态电池,比日本提前了整整两年。这一差距无疑让日本媒体感到震惊和不安。

不仅如此,日本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一些日本企业已经开始调整战略方向,减少对电动车研发的投入,转而加码混动车市场。这一举动无疑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

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不仅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将为中国带来多重竞争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这将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将扩展到消费电子、机器人和无人机等多个领域。

面对中国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日本企业显然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如何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将成为日本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中国则将继续保持其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