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沐曦股份回应科创板问询:国产GPU如何破局,与英伟达H20差异何在?

   时间:2025-08-30 03:05:45 来源:观察者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产GPU制造商沐曦股份近日对科创板IPO首轮审核问询函做出了详尽回复,详细阐述了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竞争、财务状况等多个方面的策略与现状。此次回复不仅揭示了沐曦如何定位自身与境外GPU巨头英伟达之间的竞争关系,还透露了下一代芯片的研发进展。

面对英伟达恢复H20芯片在中国销售的举措,沐曦股份明确表示,其与英伟达的主要客户群体存在显著差异,不构成直接竞争。沐曦指出,英伟达H20芯片作为面向中国市场的“特供”版本,性能较同架构的H100有所降低,尤其在大规模人工智能训练任务中的效率有限,主要面向的是对人工智能推理场景有大量需求的互联网厂商。

据沐曦介绍,其主打产品曦云C系列GPU,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通用计算场景,客户群体以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及教科研、金融等行业为主,与英伟达H20芯片的主要目标市场并无直接重叠。沐曦还强调,其曦云C500系列产品的单卡算力已超过H20,而即将推出的曦云C600系列更在性能上领先,支持多精度计算,并配备了更大容量的显存。

尽管沐曦在性能上有所突破,但公司也坦诚承认,与国际巨头英伟达相比,在技术水平、产品性能、软件生态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国产GPU在商业化进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商业客户对GPU产品的综合性能及稳定性要求极高,导致国产GPU产品导入较慢,生态适配和迭代也需要长时间投入。

沐曦进一步指出,与国内头部GPU制造商华为海思相比,公司在销售规模、市场知名度、客户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这部分归因于沐曦缺乏互联网企业股东背景及相应业务支持,同时也与其研发通用型架构GPU的策略有关,而竞争对手如昆仑芯、寒武纪等则采用ASIC架构,在特定任务下具有更高的能效比。

沐曦还透露了下一代产品的研发进展。曦云C600系列已于今年7月下旬发布,并成功点亮,正在进行功能测试,预计将于2025年底进入风险量产阶段。而曦云C700系列则于今年4月立项,目前正处于软硬件购置和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计划进一步扩展对低精度计算的支持,对标英伟达H100。

自2020年成立以来,沐曦股份展现了高成长性,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规模化量产,GPU产品累计销量突破2.5万颗。然而,尽管营收快速增长,公司仍未实现盈利,研发投入巨大。在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的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亏损累计达到32.9亿元,研发投入累计达到24.66亿元,是同期总营收的2.2倍。

尽管如此,沐曦股份的科创板IPO申请仍在今年6月30日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拟募资39.04亿元,用于加强研发和产业化。此次IPO不仅是沐曦股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产GPU行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