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东江流域的坪山区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这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武装的摇篮,也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将军的故乡,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
坪山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育课堂。东江纵队纪念馆,这座矗立在坪山街道东纵路上的精神丰碑,见证了东江纵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纪念馆内,巨型浮雕以“胜利”为核心意象,沙盘图则直观展示了东江纵队在敌后战场的英勇战斗,这些历史痕迹无不让人肃然起敬。
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来到始建于1932年的客家民居——水源世居。这座隐藏于青山茂林中的大宅,曾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的核心中转站。1942年,茅盾、邹韬奋等800余名文化精英及国际友人,正是在这里得到了东江纵队的秘密庇护,最终安全转移至大后方。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彰显了东江纵队的英勇与智慧,也为中国文化界保存了宝贵的火种。
坪山区不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是深圳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主要阵地。近年来,坪山区以红色资源为纽带,推动历史记忆与时代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性转化红色基因,这座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科技感的城区,正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篇章。
在这里,红色地标星罗棋布。庚子首义旧址的炮声、东纵文化遗址的烽烟、水源世居的青砖灰瓦,都镌刻着先辈的足迹。而光祖中学的钟声,则延续着革命的火种。这些红色地标,不仅承载着坪山区的历史记忆,更激励着新一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如今的坪山区,已经从红色沃土转变为创新热土。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坪山区的GDP增速、规上工业总产值等核心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这里不仅是深圳重要的产业高地,更是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宽敞明亮的街道、便捷的路网、高效通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共同构成了坪山区独特的城市魅力。
坪山区正以文化铸魂、科技赋能、产业强基、民生为本的四维驱动,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区范本。这座承载着历史荣光与未来梦想的“未来之城”,正以其蓬勃的活力和独特的吸引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富想象空间的发展热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