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重大变革,工信部正式公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GB 17761—2024标准,即将于9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一新规的实施,标志着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迈入新阶段。
新国标的核心亮点之一,在于对电动自行车的设计速度做出了严格规定,明确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且一旦超过该速度,电动机将自动断电,这一措施旨在从根本上减少超速行驶可能引发的安全威胁。
新标准还要求电动自行车必须配备北斗定位系统、通信模块及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此举将大大提升车辆的追踪与管理能力。同时,新规放宽了对脚踏骑行装置的安装要求,不再作为强制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针对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分别设定了不同的时间节点。具体而言,生产企业需在2025年9月1日前完成对新标准的适应,而销售环节则给予更长的过渡期,至2025年12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标准。这意味着,在2025年9月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可在2025年11月30日前继续销售。
新国标不仅在速度限制上有所动作,还在车辆的整体安全性上进行了大幅提升。包括增强防火阻燃性能、优化电动机功率限制、严格控制塑料使用比例及加强防篡改设计等,均体现了新规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全面考量。
实施新国标后,预计将在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将显著降低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道路安全。新规还将有效遏制非法改装行为,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日常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