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汽车设计领域,车顶激光雷达一直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它那突兀的外形,就像手机上的刘海屏一样,对车辆的整体美感构成了不小的挑战。无论车身线条多么流畅,一旦头顶装上这个“大家伙”,美感瞬间大打折扣,甚至有的车型还一口气装了三个,让不少车主直呼“辣眼”。
然而,近期华为在新款问界M7上推出的舱内激光雷达方案Limera,似乎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华为将激光雷达巧妙地安置在前挡风玻璃内侧,也就是内后视镜的背面位置,与摄像头完美融合,这一设计不仅消除了车顶上的“大包”,也让车辆外观更加简洁和谐。
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美观度,还带来了不少实用优势。传统车顶激光雷达易受风沙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可能导致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驾)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性能下降。而舱内激光雷达则避免了这些问题,实现了“终生0清洗”的便捷体验。不过,也有消费者提出疑问,这样的设计是否真的只是“花瓶”,除了好看还有别的用处吗?
据华为车BU介绍,舱内激光雷达Limera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独特的位置带来的低风阻设计,以及减少了外部环境干扰的清洁度保证。然而,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这个看似小巧的圆形激光雷达窗口,实际上可能意味着技术上的“减配”。传统车顶激光雷达多为半固态设计,窗口形状方正,以适应其内部转镜结构。而舱内激光雷达Limera则采用了圆形窗口,更可能是固态激光雷达,这种雷达没有转镜结构,因此在设计上更加灵活。
固态激光雷达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在探测距离、视场角(FOV)、分辨率等关键性能上仍不及半固态雷达,通常仅用于侧向和后向补盲。因此,有评论认为,将固态激光雷达作为车头主雷达,可能是对其性能的一种妥协。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固态雷达在舱内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如更安静、更易与摄像头集成等,这些特点使得它在舱内环境中更为适用。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此次推出的舱内激光雷达Limera仅搭载在问界M7的低配车型上,作为对之前无激光雷达版本的升级。而高配车型依然保留了性能更强的192线半固态激光雷达,作为智驾系统的核心装备。这意味着,舱内激光雷达并没有取代舱外雷达的地位,而是填补了低端市场的空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一变化无疑是个好消息。虽然固态激光雷达在性能上可能有所妥协,但在舱内环境中却带来了更好的舒适性和集成度。只要价格合理,对于原本只配备纯视觉系统的车型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实打实的加强。然而,对于追求极致智驾体验的消费者来说,高配车型的舱外激光雷达依然是不二之选。
舱内激光雷达的普及还面临不少技术挑战。如激光需要穿透车窗玻璃才能探测外部环境,而普通车窗对激光的衰减率较高,可能影响探测距离。因此,搭载舱内激光雷达的车型可能需要定制车窗玻璃,以提高透光率和降低反射率。同时,舱内环境中的5G信号、毫米波雷达辐射等也可能对激光雷达产生电磁干扰,需要特殊处理才能确保点云图的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