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眼镜市场井喷:成交量暴增10倍,新品频出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5-09-02 05:15:1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的科技舞台上,AI眼镜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从默默无闻的小创业公司到全球手机巨头,各路玩家纷纷涌入这个领域,竞争之激烈前所未见。京东发布的智能眼镜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智能眼镜的成交量同比激增超过10倍,入驻品牌数也增加了3倍,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尽管AI眼镜市场火爆,但这一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高昂的价格、短暂的续航、匮乏的内容等问题亟待解决。然而,这并未阻挡新品如潮水般涌入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前8个月,就有25款相对知名的AI眼镜新品问世。这些新品价格从999元到8999元不等,近十倍的价格差距引发了关于性价比的广泛讨论。

从产品发布节奏来看,今年CES展会上首次亮相的一些产品成为了1月新品的主力军。而从4月开始,发布节奏明显加快,5月更是达到了高峰,共有7款新品发布,这些产品均来自联想、李未可、雷鸟等厂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厂商在发布AI眼镜产品时,普遍采用了“多线出击”的策略,推出了不同功能、不同价格段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手机、PC等硬件赛道的巨头中,小米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新入局者。其AI眼镜的首销表现亮眼,对上半年市场的高增长贡献显著。传音、雷神、联想等品牌也相继发布了AI眼镜产品。这些巨头的加入,无疑为AI眼镜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价格方面,随着小米、雷鸟等国内AI眼镜出货主力品牌新品价格的下探,AI眼镜市场的产品均价也有所下降。根据京东智能眼镜半年报,上半年智能眼镜均价从2000元以上下降到1500元左右。其中,1500-2000元价位段成为最主力价格段,占比高达40%。这一价格段与智能手机次旗舰机或高性价比机型的主力价格段相吻合,有利于降低消费者尝鲜门槛,推动品类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然而,在硬件方案方面,AI眼镜却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高通骁龙AR1芯片+1200万像素索尼IMX 681摄像头已经成为AI眼镜的一个“标准模板”。尽管各家在拍照、录像算法层面可能有所不同,但硬件底子相似度极高。屏幕和光学方案也呈现出“绑定”态势,Micro LED+光波导成为轻量化AI眼镜的主要显示方案。

续航和佩戴体验是AI眼镜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很多厂商在发布会上都强调AI眼镜必须做好“眼镜”的属性,实现无感的全天候佩戴。然而,实际落地产品的表现却参差不齐。大部分AI眼镜产品的日常续航在8小时左右,带显示功能的产品与不带显示的产品在续航上并没有明显差距。虽然配合充电盒可以实现“全天候”续航,但中间如果需要摘下来充电,用户体验必然会大打折扣。

在重量方面,有公开重量数据的AI眼镜产品平均重量为38g,相比普通眼镜有着1倍左右的重量增加。尽管AI眼镜瘦身明显,但轻量化仍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纯AI音频眼镜可以做到30g以内,但这需要建立在牺牲拍摄和显示功能的基础上。

AI体验是AI眼镜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目前提升空间仍然巨大。各家在AI功能方面的同质化同样比较明显,主打功能如AI识物、AI翻译、AI语音交互等大同小异。目前行业中几乎没有专门为AI眼镜设计的专用模型,这导致AI功能的流畅性、稳定性、安全性都难以保证。因此,部分厂商选择与大模型厂商合作定制模型,以优化在眼镜端侧的表现。

尽管AI眼镜市场火爆,但这一领域的“苹果、特斯拉”仍未出现。AI眼镜或许有着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潜力,但对玩家们来说,脚踏实地解决体验痛点、攻克技术挑战、完善内容生态才是关键。在这场AI眼镜的混战中,谁能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