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机器人产业步入商业化快车道,静候AI技术突破新纪元

   时间:2025-09-03 21:39:21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智能机器人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特斯拉“宏图计划4”的发布,更是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推上了未来价值的核心舞台,预示着智能机器人或将主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篇章。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推进与资本的强力推动下,智能机器人正快速融入人类社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港股市场中,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近期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展现了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优必选、越疆、极智嘉、微创机器人和地平线机器人等几家主要企业,上半年营收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其中,微创机器人以77%的增幅领跑,越疆则以27.1%的增幅紧随其后。这一增长背后,是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从工业到教育、医疗、消费及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为机器人厂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各家企业收入增长的原因各异。微创机器人得益于多个产品的商业化快速拓展,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极智嘉则通过深化客户合作并拓展新客户,满足了强劲的市场需求;地平线机器人受益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落地,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强劲增长;越疆则是市场需求旺盛,协作机器人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优必选则通过商业布局的拓展及多款新产品的推出,实现了营收的增长。

这些企业的表现,不仅反映了下游市场的强劲需求,更体现了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成功商业化,已成为推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探索阶段,全面迈向商业落地的爆发期。增长不再依赖于单一的技术突破或政策补贴,而是由真实的市场需求、成功的商业化策略、清晰的应用场景和全球化的视野共同驱动。

今年以来,智能机器人领域频获大额订单,如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旗下子公司1.2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优必选也中标了9051.15万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这些订单的获得,标志着大型国企与特定行业已开始愿意为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付费,极大地提振了资本市场与产业界对行业前景的信心。

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费用率持续摊薄,主要机器人企业正快速向盈亏平衡点迈进。今年上半年,除了地平线仍深陷巨额亏损外,其余四家企业的亏损均有所收窄。其中,极智嘉期内亏损同比大幅减少91.3%,经调整EBITDA更是实现转正;越疆上半年的亏损收窄超三成,离盈亏平衡线越来越近。

这一现象深刻揭示了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未来走向。行业正从“烧钱研发”阶段,逐步走向“自我造血”的健康阶段,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得到了初步验证。然而,尽管当前AI大模型的算力日益强大,但机器人在B端和C端场景中的应用仍多限于执行相对简单和重复的任务,其产业化的通用能力仍有待突破。

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华泰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挑战在于硬件的降本和非标化,以及大脑的智能。在软件层面,尚未出现类似“ChatGPT”的机器人大脑革命性突破。未来,机器人不仅需要大语言模型赋能,更须具备自主移动或行动能力的具身智能载体。

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多数机器人上市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均加大了研发投入。例如,地平线机器人研发开支同比激增62%至23亿元。极智嘉则加大了具身智能方向的研发投入,通过AI+机器人技术,实现了对机器人的柔性调度。优必选则持续致力于推动“仿人大脑”、“仿人小脑”、“高性能肢体”等关键技术群的发展,以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单机自主和群体协同进化。

基于当前有利的市场融资环境,机器人上市企业纷纷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以增强研发实力。今年以来,优必选、越疆、地平线机器人及微创机器人均进行了配股融资,为企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