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场聚焦于“车云协同驱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跃迁”的高端论坛——“2025百度云智大会AI+汽车专场论坛”圆满落幕。此次论坛由百度智能云携手车百会研究院联合呈现,汇聚了产学研界的众多专家,共同探索大模型、云计算在汽车产业中的新角色、新技术及市场前景,为汽车智能化之路注入新鲜血液。
论坛上,专家们一致认同,AI正引领汽车产业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智能座舱的革新体验,到研发、生产、营销等全链条效率的大幅提升,AI技术正逐步重塑汽车产业的价值链。
车百会研究院执行理事长张永伟在发言中强调,AI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AI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汽车产业与AI的结合不仅加速了AI技术的落地应用,更将显著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他提出了三条融合路径:车云协同作为核心,将拓展数据、算力、模型与仿真等新服务,支撑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汽车行业应深化对AI技术的理解与应用,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正引领技术路线与发展节奏的重构;车企应加速向AI科技公司转型,不仅制造汽车,更要研发和生产多样化的智能终端产品。
百度副总裁石清华则指出,当前汽车产业竞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单点技术竞争转向“体系效能+生态协同”的综合竞争,需整合内外部资源,快速将技术转化为用户体验;二是数据已从重要资源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算力成为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车企在国际化进程中需注重数据安全与合规,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智慧技术底座作为支撑。
在具体技术与应用层面,百度智能云副总裁高果荣分享了AI技术如何推动汽车产业落地。他提到,百度通过百舸5.0平台与昆仑芯超节点,大幅提升了VLA范式多模态训练的算力效率;在数据方面,利用45万公里高精地图和数据合成技术,降低了标注成本,提高了效率;在模型与工具层面,百度文心大模型和完整数据闭环工具链,为生成到仿真提供了一体化支持。
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数字官姚滨晖从产品智能、企业智能、行业智能三个维度阐述了AI的价值。产品智能提升车辆本身的智能化水平,如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企业智能覆盖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从前端业务到中后台支撑;行业智能则通过吉利旗下的工业互联网业务“广域铭岛”,将成熟的AI实践案例商业化输出,为整个行业提供智能化赋能。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荣雪东表示,长城汽车在研发领域已初步落地AI应用,但仍面临“工具孤岛”、“数据断点”等问题。未来,长城汽车将探索AI与CAE仿真的融合,实现秒级高保真结果,推动设计迭代;同时,推进AI与三维数模的融合,让AI成为工程师的智能助手。
在安全和用户体验方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网络安全负责人张志强提到,车企需应对国际法规合规压力及现实安全挑战。公司已布局企业安全和车端安全,通过AI赋能的日志分析与智能响应,大幅提升告警处理效率。他强调,安全部门应成为“赋能中心”,既保障安全,又提升运营效率。
百度智能云汽车业务部副总经理肖猛表示,车载语音技术正进入端到端时代,省去中间环节,使交互更自然流畅。未来,车内语音将分为常规对话和复杂任务处理两条路径,逐步融合。
此次论坛,从产业战略到研发实践,从安全防护到用户体验,全方位展示了AI技术为汽车产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正如张永伟所言,AI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现依赖于车云协同机制的完善、汽车对AI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车企的科技化转型。这三者相互支撑,共同推动“AI+汽车”从概念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