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飞骧科技港股冲刺:负债高企,实控人IPO前夕套现过亿

   时间:2025-09-04 22:58:2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佼佼者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骧科技),近期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意图抢占港股“射频芯片第一股”的宝座,此次上市由国信证券(香港)独家保荐。

回顾飞骧科技的发展历程,其在2022年10月曾首次冲击科创板上市,拟募资15.22亿元,然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公司于2024年9月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转而投向港股市场。

飞骧科技作为国产射频前端芯片的领头羊,凭借其在功率放大器(PA)产品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实现了全球出货量第一。然而,公司的业务高度依赖于PA这一单一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抗风险能力,同时,公司的业绩稳定性也显得不足。尽管在2024年实现了短暂的扭亏为盈,但到了2025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了下滑,现金流持续紧张,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100%,只能依靠外部融资来维持运营。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飞骧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设计、研发和销售射频前端芯片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射频前端芯片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双工器及开关等组件构成,其中PA是核心组件。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块的收入计算,飞骧科技在全球排名第五,在中国公司中排名第一;而按出货量计算,飞骧科技则位居全球第一。

由于研发投入巨大,飞骧科技在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4年才实现盈利。然而,好景不长,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的业绩再次出现了下滑。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飞骧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21亿元、17.17亿元和24.5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1亿元、-1.93亿元和0.76亿元;毛利率也从13.30%逐渐提升至18.99%。而到了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7.7%和9.8%。

飞骧科技的收入结构相对单一,主要来自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这一部分的收入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九成以上。公司的研发开支也相对较高,2022年至2025年前五个月,研发开支分别占相关期间收益的15.9%、11.3%、11.1%和17.8%。长期亏损和高额的研发支出导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长期为净流出状态。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飞骧科技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来补充现金流。自成立以来,公司已经完成了十余次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民技术、弘信创业、勤智资本等多家机构。2025年6月,公司还完成了一轮增资和老股转让,引入了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鼎资本等新股东,将公司估值推高至85.96亿元。然而,尽管有诸多资本的加持,飞骧科技的负债压力依然巨大,截至2025年5月末,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仍高达100.9%。

飞骧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龙华在两次IPO前都曾通过转让股权来套现。在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前,龙华曾向多家机构转让股权,套现超9000万元。而在此次递表港股前,龙华再次通过转让股权套现了5987万元。目前,龙华合计控制飞骧科技23.16%的股权,拥有58.56%的投票权。

飞骧科技在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不容忽视,但其面临的挑战也同样严峻。如何在保持业务增长的同时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提高业绩稳定性、改善现金流状况以及降低资产负债率,将是飞骧科技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港股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投资者对高科技企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飞骧科技能否成功上市并受到市场的认可,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飞骧科技作为国产射频前端芯片的佼佼者,其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