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正式向欧洲零售巨头CECONOMY发出收购邀约,迈出国际化战略重要一步。
近日,京东在港交所披露了一则重大内幕消息,宣布其已通过京东德国向欧洲企业CECONOMY提出每股4.6欧元的收购邀约,总价约为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84亿元)。这一价格相较于截至7月23日的三个月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约42.6%,显示出京东对这次收购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二季度财报显示,新业务(含外卖)亏损高达148亿元,这一战略收购的金额相比之下显得颇具性价比。京东在出海领域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但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出海无疑成为了京东寻求新增长点的关键途径。
刘强东对京东的国际化梦想由来已久。早在2014年,他就曾公开表示国际化是他心中的最后一个梦。然而,京东的国际化之路并非坦途,经历了多次业务调整和人事变动。从俄罗斯市场的撤出,到东南亚市场的多次投资尝试,京东的国际业务始终未能达到预期。尽管如此,刘强东对国际化的热情并未减退,他多次表示希望尽早将国内业务交出,全职投入国际业务。
此次收购CECONOMY,标志着京东国际化战略的一次重要突破。CECONOMY旗下拥有欧洲最大的电子产品连锁店网络,这无疑将为京东在欧洲市场的布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京东方面表示,此次收购旨在建设欧洲领先的下一代消费电子平台,进一步拓展京东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简单的模式平移。国内电商行业的竞争环境与国际市场存在显著差异,京东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并不能完全复制到海外市场。因此,京东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本土化运营和差异化竞争。在这方面,京东已经有所行动,例如通过收购当地零售企业,复用其品牌资源和销售网络,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京东在确保对CECONOMY多数股权的同时,还保留了凯勒哈尔斯家族约25.35%的股份。这种股权架构有助于京东在引入国内先进经验对CECONOMY进行改造的同时,继续保留其本土化优势。
京东的出海战略已经明确,将以欧洲为重点区域,从消费电子领域切入,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同时,京东将继续建设供应链履约体系,围绕京东物流构建海外仓储网络,以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尽管京东在出海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京东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找到适合当地市场的运营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此次收购CECONOMY,无疑为京东的国际化战略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京东能否在欧洲市场讲出一个新的商业逻辑,将决定其出海之路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