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汽车行业迎来了一股新的风潮——“智驾平权”的概念被广泛提及,与此同时,业内也热议起智驾或自动驾驶领域的“ChatGPT时刻”是否即将来临。数据显示,L2辅助驾驶功能的渗透率预计在今年将达到50%,其普及速度甚至超越了电动车。辅助驾驶仅用了五年时间便实现了50%的渗透率,相比之下,电动化则用了十年。在此背景下,智驾公司迎来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了由华为、地平线、Momenta、大疆组成的“地大华魔”四巨头。
地平线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已经具备了“软硬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其智驾系统采用了“一段式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近日,在地平线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一千万套、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简称“HSD”)即将量产的关键时刻,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及智驾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接受了专访。
吕鹏指出,“软硬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带来的高效性,这也是ICT产业中最关键的要素。然而,软硬结合的实现难度也相当高。在中国,真正具备强大智驾芯片能力的企业仅有华为和地平线,这两家企业都经过了十多年的积累,才能在体系、流程、质量、设计、能力、IP、供应链等各方面达到优秀水平。
尽管地平线在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方面是后来者,今年4月才发布HSD,但吕鹏表示,地平线并不满足于打造一款普通产品。他认为,在以规则系统或混合式架构系统阶段,无论投入多少资金,大概率只能做出一个中规中矩的产品。直到一段式端到端的出现,智驾行业才迎来了体验上的飞跃。
特斯拉率先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技术的上车应用。今年2月底,特斯拉宣布开始分批次向中国用户推送FSD功能。尽管在中国市场初期出现了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但多位智驾行业高管均表示,特斯拉FSD在美国的表现相当出色,并且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在不断进步。吕鹏在采访中多次将地平线HSD定位为“中国版FSD”。
吕鹏还提到,过去城区辅助驾驶领域充斥着各种为了营销而创造的新名词、新概念,但实际上基础能力并不强。他强调,真正通向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解决许多难题。不能只是吹嘘得天花乱坠,而让消费者实际使用时发现并非如此。
在专访中,吕鹏详细解答了关于地平线进入城区辅助驾驶赛道的时间点选择、一段式端到端方案的体验跃迁、难点和挑战、与特斯拉FSD方案的区别等问题。他提到,地平线在激光雷达方面并不像特斯拉那样排斥,而是提供了更多选择给车企。同时,他也分享了地平线对于Robotaix系统的看法,以及公司是否计划向其他生态领域扩张的打算。
关于从城区辅助驾驶到真正通用的自动驾驶之间的差距,吕鹏认为,过去城区辅助驾驶领域存在太多营销噱头,而基础能力却不足。他强调,真正走向自动驾驶的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关又一关地攻克,同时要把每代技术做扎实。对于实现真正通用的自动驾驶所需努力的方向,他提到了算力、基础设施的优化以及传感器的标准化。
针对车企强调全栈自研的趋势,吕鹏表示,这个行业最终会有人成为“苹果”,但大部分人要做“安卓”。他认为,像地平线这样的供应商,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为多家车企提供服务,做大规模,投入也更为聚焦。他预测,自动驾驶发展到最后,将如同手机行业一样,形成高度标准化、高门槛、高投入的市场格局,最终将由少数几家企业主导。
吕鹏的观点反映了智驾行业当前的现状和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智驾领域将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地平线作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为智驾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