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红书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下市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家商户参与,展示的商品涵盖了服饰、鲜果及原创手工艺品等多个品类。与此同时,小红书App也悄然上线了新版本的内测,其中一项显著变化是,底部导航栏中的“热门”按钮被替换为了“市集”,这一调整标志着电商频道正式回归小红书主界面的一级入口。
新版App的市集页面设计颇具匠心,不仅设置了市集直播、买手精选、新品首发等多个板块,还通过场景化的笔记和直播带货等形式,力求凸显小红书电商的独特魅力。小红书交易市场负责人来克表示,市集页面是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理念的具象化表达,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发现新鲜、惊喜好物的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集页面在设计和运营上努力营造差异化体验,但其本质上仍是一个标准的电商平台商城页,与淘宝、京东、抖音商城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双列商品信息流布局并无二致。不过,小红书在商品呈现上融入了图文、视频、直播等多模态元素,使得购物体验更加直观生动,更像是一个可直接交易的“什么值得买”升级版。
此番调整背后,透露出小红书电商业务发展的新动向。据了解,小红书近期在组织架构层面也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大商业板块”,将广告和交易业务整合,旨在减少内部沟通障碍,提升商业化效率。同时,小红书还推出了“百万免佣计划”,对入驻市集的商家前100万元销售额免收佣金,仅保留0.6%的支付渠道成本,以此吸引更多优质商家入驻。
小红书电商的这一系列动作,似乎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商业化压力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推动下,小红书电商业务已被提升至公司战略的核心地位,小红书正加大力度推动电商与社区的深度融合,力求在站内形成电商交易的生态闭环。
回顾小红书电商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曾在快与慢之间徘徊不定。早期推出的自营电商平台“福利社”不温不火,而试图通过独立App承载种草流量的“小绿洲”也未能如愿,最终在运营一年后宣布停止运营。直到2023年8月,小红书才首次高调公布电商计划,并邀请更多买手、主理人、商家和品牌加入,共同构建电商生态。
小红书电商的“原生性”追求,一直是其差异化战略的核心。小红书CMO之恒曾表示,小红书过往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协调商业内容与用户社区内容的关系。小红书电商被定义为“生活方式电商”,强调激活人的力量,创造贴近生活的购买场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然而,这种对原生性的执着追求,也导致小红书在电商业务上显得举棋不定,概念堆砌多于实际落地。
如今,小红书电商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明晰的路径。在“市集”频道中,小红书开始注重商品供给的多样性,尤其是引入那些带有强烈个性与故事感的“好货”。过去半年里,小红书交易商家发展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引入优质商家,将重心放在拥有好货产地和工厂集群的地区,2024年电商新入驻商家数同比增长了8.1倍。
随着“市集”频道的推出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实施,小红书电商业务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在电商与社区调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小红书需要面对的挑战。不过,从此次市集活动的热度和新版App的反响来看,小红书电商或许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