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关于财富增长的故事从未停歇。9月3日,阳光电源股价飙升15.30%,收盘价定格在114.9元,公司总市值跃升至2382亿元的新高度。此番强劲涨势,也让其掌舵人、董事长曹仁贤的个人财富再创新高,凭借30.46%的持股比例,他的身价已高达715亿元。与去年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时的415亿元相比,短短一年内增长了300亿元。
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阳光电源于8月25日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时,阳光电源宣布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企业之后,阳光电源将成为又一个赴港上市的A股储能龙头。天风国际证券指出,2025年以来A+H股上市热潮反映出中国优质资产估值修复的窗口正在加速开启,国际资金对中国核心资产的信心正在回升。
参考宁德时代在港股的表现,其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上涨了约60.4%,这无疑为阳光电源在港股市场的表现提供了乐观预期。港股市场对储能资产的青睐,预计将为阳光电源带来更多机遇。
港股市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企业全球化扩张的“资金蓄水池”。对于阳光电源这家海外营收已超越内地营收的企业而言,赴港上市不仅将拓展融资渠道,更将深化其全球化战略,强化国际品牌形象。在全球市场上,阳光电源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丰富的故事。
阳光电源的创始人曹仁贤,堪称教师下海的典范。他出生于浙江萧山农村,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在任教期间,他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然而,他不甘于平淡的教师生涯,于1997年辞去教师职务,在合肥创办了阳光电源。
创业初期,阳光电源的经营并不顺利,不得不依靠传统UPS不间断电源产品维持运转。但在第六年,公司研制出中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并在上海实现并网发电,打破了国外垄断。此后,曹仁贤决定舍弃当时最赚钱的传统UPS产品,集中资源发展光伏逆变器及新能源领域产品。这一决策虽然在公司内部引发争议,但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
凭借这一战略调整,阳光电源逐步奠定了行业地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项目开始使用其逆变器,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到2009年,阳光电源已占据国内新能源逆变器市场超过60%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一。2011年,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
上市后,阳光电源的业务版图持续拓展,涵盖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设备等多个领域。曹仁贤的财富也随之飙升,多次登上富豪榜。他不仅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还积极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资本布局,通过直投、母基金和产业基金等方式深化战略布局。
近年来,随着储能产业的崛起,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业务迅速增长,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达到178.03亿元,同比激增127.78%,占总营收的比重升至40.89%。与此同时,公司加快了全球化布局的步伐,海外营收首次超过中国大陆营收。
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业务不仅设备销售表现出色,还涉及系统集成、运维甚至电力交易等多个环节,未来潜力巨大。储能系统的毛利率也高于光伏逆变器业务。在全球市场上,阳光电源凭借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以及快速的新品研发和迭代速度,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从创业初期的艰难摸索到如今的行业领军者,阳光电源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曹仁贤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带领公司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从光伏逆变器到储能系统的业务转型,并加速了全球化布局。如今,阳光电源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书写着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