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备受瞩目的天文盛宴即将上演——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月全食将于近日亮相夜空,我国全境均可目睹这一奇观。天文爱好者们翘首以盼的“红月亮”现象,将在北京时间深夜至凌晨时分惊艳登场。
月食现象的发生源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特殊排列。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区域时,地球的影子会遮蔽部分或全部月面。根据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区域,月食可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三种类型。其中,月全食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备受关注——月球表面会呈现暗红色调,宛如被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据天文专家介绍,此次月全食的观测条件极为优越。除东北部分地区外,我国其他区域均可完整观测到月食的全过程。观测方式灵活多样,肉眼即可直接欣赏,若借助望远镜、相机或手机等设备,则能获得更清晰的视觉体验。不过,由于月全食发生在后半夜,想要一睹“红月亮”风采的公众需要做好熬夜准备。
从天文观测的角度来看,月全食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具体时间安排如下:9月7日23时28分,月球开始进入地球半影区域,月面逐渐变暗;8日零时27分,月球边缘与地球本影相切,初亏现象显现;1时31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食既阶段正式开始;2时12分,月球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距离最近,达到食甚;2时53分,月球边缘开始离开地球本影,生光现象出现;3时56分,月球完全脱离地球本影,复圆阶段结束;4时55分,月球离开地球半影区域,月食现象彻底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食既至生光阶段是月全食的核心看点,也是民间俗称的“红月亮”或“血月”现象。这一阶段将持续1小时22分钟,月球表面将呈现深邃的暗红色,为观测者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
在全球范围内,日月食的发生频率存在一定规律。每年最多可出现7次日月食,最少则仅有2次。通常情况下,一年中会发生4次日月食,包括2次日食和2次月食。今年的情况正是如此,而在这些日月食中,我国公众观测条件最佳的就是本次月全食。
回顾过往,我国上一次完整观测到月全食是在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能够全程目睹的月全食,则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的“跨年月全食”。因此,本次月全食对于天文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次不容错过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