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近日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由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接管企业运营,并公布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这是该账号自2023年初以来首次更新内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根据白皮书披露,深圳翔飞已着手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生产基地的复产工作。
新管理层制定了极具挑战性的发展目标:2025年9月实现EX5/E5车型复产,当年确保产销1万辆、力争2万辆,同时启动泰国KD工厂建设布局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计划量产突破10万辆。后续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27-2028年实现年销量25万至40万辆并启动IPO筹备,2029-2030年挑战年产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的目标。产品矩阵将覆盖纯电动与增程式技术路线,五年内推出超10款车型,涵盖A00级至C级全品类轿车、SUV及MPV。
尽管发展规划气势恢宏,但公众留言区却集中反映对售后体系重建的关切。白皮书全文未提及现有车主的售后保障方案,与激进的产能目标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引发业界对规划落地可行性的讨论。
值得关注的是,接盘方深圳翔飞与宝能汽车存在深度关联。股权穿透显示,深圳翔飞控股股东深圳凤宇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控股悠宝佳汽车,而宝能汽车通过旗下企业间接持有悠宝佳股份。悠宝佳法定代表人张晓在宝能汽车销售体系担任多个高管职位。今年年中,威马与悠宝利汽车曾共同现身深圳宝能汽车展示中心,进一步印证双方的业务交集。
新管理层的挑战不容小觑。深圳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仅1亿元,其关联方宝能汽车已深陷经营困境。天眼查数据显示,宝能汽车累计12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金额超3621万元;3次遭遇限消令,涉案金额达2.7亿元;另有37起股权冻结记录。这些财务隐患为威马汽车的复兴计划蒙上阴影。
行业分析师指出,年产100万辆的目标需要配套超过2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当前重整方的资本实力与产业资源能否支撑如此宏大的规划,仍有待观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新威马既要重建销售网络,又要完成技术迭代,同时还要开拓海外市场,多重挑战叠加下的执行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