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工大团队成功验证:柔性传感技术助力航天器关键部件在轨实时监测​

   时间:2025-09-06 21:12:33 来源:IT之家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我国航天领域迎来重要突破——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卫星关键部件状态监测系统完成首次在轨应用验证。该系统由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于近日随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升空,标志着我国在航天器智能感知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传统航天器结构监测依赖刚性传感器,存在重量大、适应性差等局限。随着航天器向轻量化、可变形方向发展,对关键部件的实时状态感知成为技术瓶颈。柔性电子技术凭借其"可弯曲、低质量、高灵敏"的特性,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此次在轨验证的系统,正是通过柔性传感材料实现对卫星折展结构的动态监测。

该成果由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团队与航天学院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完成。项目负责人杨海涛教授介绍,团队历时三年突破三大技术难关:一是研发出适应太空极端环境的高性能柔性传感材料;二是构建了稳定的信号提取与传输体系;三是通过环境适应性优化确保系统可靠性。这些创新使系统能够精准捕捉卫星折展结构的微小变形与姿态变化。

系统搭载的柔性传感装置重量不足传统设备的三分之一,却能实现毫米级精度监测。航天学院孙冲副研究员表示,该技术可实时反馈卫星太阳能帆板、天线阵列等折展结构的应力分布与形变状态,为地面控制中心提供关键决策依据。目前,系统已持续回传在轨数据,研究团队正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监测模型。

这项突破不仅验证了柔性电子技术在太空环境的适用性,更为我国航天装备智能化升级开辟了新路径。相比传统监测方式,柔性传感系统具有部署灵活、维护简便等优势,特别适用于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对重量敏感的航天器。随着技术成熟,该成果有望推广至商业卫星领域,显著提升我国航天器的在轨运行可靠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