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尼黑车展前夕,宝马集团以一场全球首发仪式,将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新世代BMW iX3推向聚光灯下。这款被董事长齐普策定义为“设计、科技与用户体验三大维度飞跃”的纯电SUV,不仅承载着宝马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使命,更以“中国专属”为标签,释放出深耕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强烈信号。
“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技术竞赛的决赛场。”齐普策的论断直指核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达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四成,增速达40.3%。更关键的是,中国独有的5G网络覆盖、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及海量场景数据积累,构成了智能驾驶技术研发的“天然试验场”。这种优势,正吸引丰田、大众等跨国车企持续加码本土投入。
宝马的回应极具针对性。齐普策透露,中国专属版车型将于年内亮相,2026年实现本土化生产。这一承诺的底气,源于其在中国构建的全维度研发体系:四大创新基地、三家软件公司及德国境外唯一的Skylab人机交互实验室,已形成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闭环。本土团队深度参与新世代车型开发,确保产品从设计之初便贴合中国用户需求。
技术层面,新世代BMW iX3以“三板斧”重构竞争壁垒。其搭载的BMW全景iDrive系统,通过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定制大语言模型,实现座舱内自然语言交互的精准识别与逻辑推演;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辅助驾驶方案,则针对中国复杂路况优化算法,具备自我迭代能力。硬件上,900公里级续航与10分钟补能370公里的效率,直击用户里程焦虑;大圆柱电池与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的组合,更将性能与能效推向新高度。
这些创新并非孤立存在。宝马在中国启动的360度全链AI战略,以“用户体验跃升”“业务流程提效”“供应链共赢”为支柱,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例如,通过分析用户驾驶习惯优化能量管理,或利用供应链数据预测零部件需求,均体现了技术落地的深度。
行业视角下,新世代BMW iX3的落地具有双重意义。对内,它标志着宝马从“参数竞争”转向“生态竞争”,通过德国工程与中国智能科技的融合,重新定义豪华纯电标准;对外,其本地化生产与供应链布局,将帮助品牌在成本与效率上建立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回溯宝马的转型路径,这场“新世代”革命已筹备32个月。从BMW i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探索数字化体验,到新世代概念车展现电动化与可持续豪华,再到驾趣概念车重新定义性能边界,每一步都为iX3的诞生奠定基础。正如齐普策所言:“这是属于开拓者的时代,而BMW正站在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