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AI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成为焦点。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打造的“AI+基层治理”展区,通过数字技术重构城市治理逻辑,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作为数字重庆建设的核心支撑,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构建了覆盖“云端-边缘-终端”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依托5G网络与算力集群的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开放、绿色安全的数据流通体系,使基层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在渝中区石油路街道,这种转型已显现显著成效——通过部署物联感知设备,街道实时掌握托育机构、运动场地、便民诊所等八大服务场景的运营数据,可视化大屏上跳动的数字勾勒出基层服务的活力图谱。
面对山城复杂的地形与千万级人口需求,石油路街道创新提出“嵌入融合、一圈多能”理念,构建起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服务被精准嵌入居民日常动线,小巷公交的延伸更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社区通过“资源大体检”建立动态清单,将闲置空间转化为共享书房、社区食堂等公共空间,让每平方米资源都产生服务价值。
居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是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街道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机制:线上“民呼我为”热线24小时响应,线下网格员定期走访,形成“保基本、提品质、促发展”三张需求清单。智能系统将需求分类为紧急救助、便民服务等五类,通过算法匹配最优资源,使问题解决效率提升40%。居民只需打开“幸福宝”小程序,即可查看周边服务分布,实现“需求一键触达,服务一步到位”。
这种“感知-决策-响应-评估”的全链条治理模式,已在渝中、两江新区、合川等多个区域落地。基于“5G+AIoT”技术底座与“BASIC6”科创计划,基层治理摆脱了“人海战术”的局限,转向“数智智治”。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系统通过分析居民出行热力图,优化公交站点布局;在应急管理中,物联设备自动预警消防隐患,指挥中心即时调度处置。
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正持续深化技术融合,将AI能力延伸至社区安防、环境监测等更多场景。通过构建“城市治理大脑”,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让基层治理既有“智慧大脑”的精准决策,又有“神经末梢”的灵敏响应。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城市运行效率,更让居民感受到“数字温度”——从幼儿园接送的便捷,到社区医院的智能导诊,科技正悄然重塑着山城百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