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长安第四代逸动上市:智慧节能加持,为全球家庭打造全能家轿新典范

   时间:2025-09-08 10:36:37 来源:酷科技范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第五届长安科技生态大会上,以“新长安 新安全”为主题的发布活动引发行业关注。长安汽车正式推出第四代逸动,这款面向全球主流家庭用户的智慧节能家轿,凭借多项创新技术成为市场焦点。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杨大勇在发布会上宣布,长安汽车(V标)将全面聚焦“智慧节能汽车”领域,开启品牌发展新篇章。

第四代逸动基于长安汽车“纵横万象”设计理念打造,外观造型较上一代实现显著突破。流光塑影车身采用895mm短前悬与1125mm长后悬的黄金比例,配合前低后高的俯冲姿态,营造出动感十足的视觉效果。V波涟漪前脸、运动宽尾设计以及18英寸烈焰光刃轮毂(部分配置搭载)的组合,彻底颠覆传统家轿的保守形象。车尾部分,驭风电动尾翼(部分配置搭载)与贯穿式LED数字瀑布光柱形成呼应,夜间行驶时辨识度极高。全系标配的前后贯穿式LED灯组采用88颗LED灯珠(前大灯)与102颗LED灯珠(尾灯),不仅亮度提升15%,更通过620-628nm红光波长优化,显著增强雨雾天气下的安全性。

动力系统是第四代逸动的核心亮点。全球首发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1.5T发动机,配合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动力与能耗的完美平衡。该发动机最大功率141kW,1500rpm即可输出310N·m峰值扭矩,远超同级1.5L/1.6L自吸发动机的150N·m水平。实测数据显示,搭载智慧新蓝鲸3.0动力的车型可实现一箱油行驶1000公里,每公里成本低于0.5元。500Bar超高压直喷技术使燃油雾化更精细,燃烧效率大幅提升;iEM系统则能智能识别路况,自动调整扭矩输出,配合国际团队调校的舒适性底盘,确保各种路况下的平稳驾驶。

智能科技方面,第四代逸动率先搭载天枢智能座舱,将燃油车的智慧体验提升至新高度。全系标配的DeepSeek AI大模型语音系统支持复杂指令识别与自由对话,可解答学科知识、旅行攻略等多样化需求。免唤醒全场景语音控制覆盖1100+语义,能精准识别主副驾指令并自动调节空调温度等设置。手车互联功能支持CarPlay、HUAWEI HiCar等五大主流系统,实现手机应用无缝迁移。14.6英寸+10.25英寸天枢云境智慧双屏内置百变桌面,配合场景魔方功能,用户可一键自定义241项车辆设置,打造个性化出行方案。

空间表现上,第四代逸动以4785mm×1840mm×1440/1450mm的车身尺寸与2765mm轴距,构建出越级乘坐空间。后排腿部空间充裕,三人同乘不显拥挤;座椅放倒后储物容积扩展至1250L,轻松容纳婴儿车、露营装备等大件物品。全车28处储物空间(部分配置搭载)与60%软包材质覆盖,配合双层隔音玻璃(部分配置搭载)及20处隔吸声材料,营造出静谧舒适的驾乘环境。无麦K歌、50W无线快充(部分配置搭载)、256色氛围灯(部分配置搭载)等配置,进一步提升了用车体验。

安全性能是第四代逸动的另一大优势。被动安全方面,全系标配“中国十佳”方舟笼高强度车身,钢材最高强度达1500Mpa,高强钢占比77.2%,远超行业90%轿车标准。激光拼焊工艺使顶盖焊点强度提升3.6倍,配合6安全气囊,形成全方位防护。主动安全领域,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部分配置搭载)、LCDA并线辅助(部分配置搭载)、FCW前方碰撞预警(部分配置搭载)等系统,有效降低驾驶疲劳与突发风险。540°全景影像与高清行车记录仪可实时合成车辆周边画面,遥控垂直泊入泊出功能则解决了狭窄车位停车难题。

价格与权益方面,第四代逸动推出500Bar劲享型、悦享型、智享型三款车型,官方指导价8.79万-9.99万元,叠加现金礼后限时价7.29万元起。2025年9月30日前下单用户可享多重福利:交1999元抵15000元现金,获赠2000元金秋出游基金;置换补贴最高4000元(本品4000元,他品2000元);24期4万0息金融方案;智享型免费升级驭风电动尾翼与前排双层隔音玻璃;全系免费获赠逸彩蓝车色;999元购3年6次基础保养;基础流量终身免费,娱乐流量3年免费(6G/月)。

作为逸动家族的第四代产品,这款新车承载着190万用户的信赖与13年的技术积淀。基于长安CA-TVS极限验证体系,逸动系列累计完成400万公里测试,相当于绕地球100圈。目前,逸动已畅销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位新用户加入。从国民家轿到全球标杆,第四代逸动以智慧、节能、安全、舒适的全能表现,重新定义了主流家轿的价值标准,持续引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