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市场2025年8月出货量数据显示,行业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但部分品牌仍展现较强韧性。当月全国品牌整机出货量达249.0万台,虽同比减少9.6%,但环比7月增长33.9%,呈现季节性回暖特征。线上渠道表现更为严峻,7月零售量与零售额分别下降17.6%和11.7%,8月跌幅进一步扩大至18.6%和13.8%,反映出消费端需求持续疲软。
头部品牌阵营保持高度集中,前八大主力品牌(海信、TCL、小米、创维、长虹、康佳、海尔、华为)及其子品牌合计出货240.7万台,占整体市场95%以上份额,同比降幅8.1%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海信、TCL、创维三大传统品牌合并出货量约155万台,同比下降6.1%,市场份额达62.2%,成为稳定市场的基本盘。
小米(含红米)以47万台出货量占据19%市场份额,稳居单品牌销量前列。而长虹、康佳、海尔组成的第二梯队表现疲弱,8月合并出货量不足35万台,同比下降10.3%,市场份额压缩至13.3%。外资品牌三星、索尼、夏普、飞利浦延续低迷态势,当月出货量仍徘徊在数万台量级,未能突破市场困局。
华为电视业务呈现特殊发展轨迹,今年累计出货量约60万台,同比略有下滑,全年预计不足百万台。该品牌与三星、索尼等外资品牌共同聚焦高端市场,但受制于整体消费降级趋势,高端产品占比偏低导致规模扩张受限。当前市场主流仍为入门级及性价比机型,这一结构性特征直接影响了以高端路线为主的品牌表现。
行业分析指出,价格敏感型产品持续主导市场,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与需求分层现象并存。头部品牌通过技术迭代与渠道优化维持份额,而中小品牌及外资阵营则面临更大生存压力。这种分化格局预计将在下半年持续,市场洗牌进程或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