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清华系创业者组团“出击”: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的“硬核军团”崛起

   时间:2025-09-09 01:22:18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创业领域,素有“北清华、南交大”的说法。近期,这个赛道上的明星企业,大多与清华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融资规模到估值,清华背景的创业者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塑行业格局。

在众多清华系创业者中,“零次方机器人”的崛起堪称现象级。这家成立于2025年初的公司,核心团队几乎全部来自清华00后群体。CEO闵宇恒是清华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生,CTO程颐则是机器人领域顶刊的常客,能够将前沿理论快速转化为可量产的产品。团队中负责对外传播的李宜哲,凭借技术博客吸引了超过50万次浏览量。

这家年轻公司的成长轨迹令人瞩目:成立仅一个月便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三个月后推出轮臂式和双足人形两款机器人产品。半年内完成三轮总计过亿元融资,并斩获数千万元订单,年底前将交付500台机器人。在资本市场寒意未消的背景下,这样的速度堪称奇迹。他们的目标直指商业服务场景,计划通过“数据驱动+场景闭环”战略,三年内将机器人单台使用成本降至人工的60%。

与年轻创业者的锐气不同,翼菲科技创始人张赛的故事展现了另一种坚持。这位清华本科、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清华博士的学霸,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目睹ABB机器人精准作业后,立下了国产化的决心。2013年,他婉拒央企总工职位,在济南偏僻厂房开启创业之路。初期团队挤在无暖气的厂房里,白天编程晚上加工零件,首年仅售出3台样机。

2016年的至暗时刻,公司账面只剩3万元,合伙人卷款跑路。张赛毅然卖掉北京婚房,将300万元全部投入研发。这笔“救命钱”让公司挺过难关,随后技术突破接踵而至:2018年Bat系列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达0.08毫米,超越国际同类产品;2020年Gorilla控制系统实现128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如今,这家估值36亿元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客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等巨头,正冲刺港股IPO。

清华系创业者们的成功并非偶然。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作为90后清华博导,其人形机器人已迭代至第六代;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虽为北大博导,但具有清华技术背景,2024年获得7亿元天使轮融资;加速进化创始人程昊与清华导师赵明国组成“师徒档”创业;星海图四位联合创始人中有三位出自清华,目标是全球部署100亿台机器人。松延动力、千寻智能、动易科技、灵御智能等明星项目,创始人团队也普遍带有清华基因。

清华系在机器人领域的优势源于多重因素:其机器人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1985年成立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引进国内首台PUMA560机器人,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更关键的是“学产研”的紧密结合,许多创始人同时担任清华教授和创业者,能够快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商业化产品。而那张无形的校友关系网,则通过互相站台、投资形成了强大的内循环生态——动易科技天使轮投资方包含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松延动力创始人曾是星动纪元创始人的学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