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现场,除了T台上走秀的模特和设计师,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淘宝、抖音、亚马逊、京东、小红书等电商平台已深度渗透到时装周的各个环节。从秀场布置到观众互动,从新品发布到即时销售,线上平台的身影无处不在,传统时尚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正加速推进。
过去数年,线上服装市场面临多重挑战:高退货率、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等问题持续困扰行业。数据显示,部分电商平台服装类目退货率长期维持在30%以上,部分网红款式甚至超过50%。与此同时,原创设计保护机制缺失导致抄袭泛滥,中小品牌生存空间被压缩,行业亟需突破现有模式。
作为国内最大的服饰电商平台,淘宝正通过“超级时装周”项目探索新路径。该项目将线下时装秀场搬入直播间,打造“即看即买”的沉浸式购物体验。9月8日,淘宝商家栖香锦在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举办的首场秀场直播,便吸引了大量关注。淘宝服饰营销负责人灵飒透露,这一模式并非简单复制传统直播,而是整合了秀导团队、造型师、灯光师等专业资源,甚至引入国际化团队参与制作,力求在内容呈现和品牌调性上实现突破。
与传统叫卖式直播不同,秀场直播更注重场景营造和故事讲述。消费者在观看走秀的同时,可直接点击购买模特身上的服装,实现“内容-转化”的无缝衔接。去年双11期间,参与该模式的商家普遍实现店播流量和销售额的历史峰值,部分品牌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千万元。然而,这一模式的运营成本也显著高于常规直播——每场秀需提前一个月筹备,涉及场地租赁、团队搭建、服装制作等多环节,对平台和品牌的资源投入提出更高要求。
秀场直播的兴起,折射出线上服装行业向品牌化转型的迫切需求。灵飒表示,淘宝正通过“超级时装周”项目,汇聚原创设计师、非遗面料品牌、红人主播等多元生态角色,提供流量扶持和资源对接。例如,平台为小众设计师品牌开设专属频道,通过算法推荐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同时加强原创保护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设计版权存证,降低被抄袭风险。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指出,原创设计师与电商平台的深度结合将成为行业趋势。他透露,今年中国国际时装周首次推出“即秀即卖”模式,设计师作品在走秀结束后可立即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缩短商业转化周期。“许多设计师面临生存压力,需要借助电商平台的传播和销售能力完成品牌建设。”谢方明强调,平台需在设计支持、供应链整合、用户运营等方面提供更多服务,帮助设计师突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尽管秀场直播与电商的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但行业变革的信号已十分清晰。从淘宝的“超级时装周”到时装周的“即秀即卖”,从内容创新到生态重构,线上服装市场正通过技术赋能和模式升级,寻找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新路径。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平台和品牌的生存,更将决定未来十年中国时尚产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