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瞬悉1.0” 为新一代AI提供非Transformer架构新路径

   时间:2025-09-09 07:43:27 来源:大象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传来重要突破:李国齐、徐波团队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基于国产GPU平台的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SpikingBrain-1.0)。该模型突破传统Transformer架构局限,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工作机制,实现了对超长文本序列的高效处理。

研究团队基于原创的"内生复杂性"理论,构建了新型非Transformer架构。在法律文书分析、医学影像报告解读等需要处理数万字级文本的场景中,该模型展现出显著优势。相较于主流模型,其训练数据需求量减少98%,却在文本理解、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上达到同等水平。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广泛使用的Transformer架构存在明显缺陷:处理超长文本时计算资源消耗呈指数级增长,导致运算速度骤降且成本高昂。以法律合同分析为例,传统模型处理百页文档可能需要数小时,而"瞬悉1.0"仅需数分钟即可完成同等质量的解析。

该模型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全基于国产GPU架构实现全流程训练;二是通过脉冲神经网络模拟生物神经元动态,构建出低功耗、高并发的计算范式;三是开创了"数据-算力-能效"三重优化的新路径。在DNA序列比对实验中,模型在保持97%准确率的前提下,能耗较传统方案降低82%。

科研人员指出,这项突破为人工智能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在分子动力学模拟领域,模型成功处理了包含百万个原子的轨迹数据;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其对粒子碰撞数据的解析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15倍。这些成果证明,基于生物神经机制的计算架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能效瓶颈。

研究团队透露,后续将重点优化模型在边缘计算设备上的部署能力,并探索与光子计算、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路径。这项被国际学术界评价为"颠覆性创新"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架构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