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口普查局近期发布的双周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正经历显著降温。这项覆盖120余万家企业的调查发现,自2023年11月启动追踪以来,8月份首次出现AI工具使用率的大幅回落,大型企业的技术采纳曲线出现明显拐点。
数据显示,员工规模超过250人的企业中,AI工具使用比例从6月中旬的13.8%骤降至8月的11.9%,降幅达1.9个百分点。中等规模企业(19-250人)的AI应用率则呈现停滞或下滑态势,仅有员工不足4人的微型企业在部分领域出现微弱增长,但难以扭转整体颓势。这种分化格局引发市场对AI商业化进程的深度质疑。
曾经对AI技术寄予厚望的商业领袖正面临现实考验。SAP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克莱恩等科技界领袖此前预言的"AI驱动企业革命"尚未显现,瑞银等金融机构期待的利润增长也未如期而至。调查显示,95%的受访企业承认,尽管投入大量资源部署AI系统,但未能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实质性收入增长,这种"投入-产出"的严重失衡正在动摇投资者信心。
技术创新的停滞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备受瞩目的OpenAI新一代模型GPT-5在专业基准测试中表现平平,未达到行业预期的突破性进展。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曾因AI部署而裁员的企业开始重新启动招聘计划,某科技公司负责人透露:"我们原计划用AI替代30%的基础岗位,但实际效率提升不足预期,现在不得不恢复部分人力岗位。"
金融分析机构指出,当前AI领域存在"过度承诺,交付不足"的典型特征。科技企业累计投入已超千亿美元,但商业模式仍未跑通。如果未来12个月内无法证明AI技术的盈利价值,这场持续数年的技术热潮可能面临更剧烈的调整。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数据或许只是行业泡沫破裂的早期信号,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