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在南山商圈逛街时,可能会遇到一位特别的“服务生”——既能精准冲泡咖啡并讲解咖啡文化,又能弹奏扬琴活跃文化氛围,甚至还能在婚姻登记处协助颁发证书。这些具备多场景服务能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正通过一场由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导的“百景入链”活动,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场景。
近日举办的商业企业专场活动中,跨维智能、众擎机器人、星尘智能三家科技企业与K11、海岸城、万象前海等商圈代表展开深度对接。活动摒弃传统流程式展示,采用“实机演示+需求磋商”模式,聚焦机器人落地商圈过程中遇到的功能适配、服务调度等具体问题,推动智能技术与商业场景的深度融合。
在跨维智能展区,曾参与综艺《微笑一号店》的咖啡机器人成为焦点。当记者提出制作需求后,该机器人迅速启动胶囊咖啡机,同步讲解美式咖啡的冲泡要点。其配备的灵巧手不仅能稳定抓取药盒,还能完成“抓娃娃”等互动操作。企业负责人表示,相关产品已具备标准化交付能力,可通过定制化服务帮助商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众擎机器人则展示了其人形步态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这家成立不足两年的企业,其研发的机器人已实现连续行走1小时不疲劳、摔倒后自主爬起并与人互动等能力。作为开源平台,该机器人可接入豆包、DeepSeek等工具,提供语音导览等服务。技术团队透露,明年将新增自主导航功能,并计划与商圈合作打造“机器人主题店”,探索“引流带货+品牌快闪”的创新模式。
星尘智能的S1机器人专注于上半身功能开发,在实用场景中已实现泡茶、整理玩具等家务,并在婚姻登记处、养老院等场所投入使用。其“弹扬琴”“担任演奏指挥官”等文艺功能,为K11等商圈提供了“文化活动+机器人”的融合思路。企业代表在交流中主动对接文化快闪合作需求,探讨机器人参与艺术展演的具体方案。
座谈会上,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明确活动定位:“我们需要的是新技术与新场景的深度碰撞,而非成熟产品的简单移植。”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机器人场景应用“揭榜挂帅”项目的常态化征集机制。中亿(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随即分享了机器人商圈落地的全流程方案,涵盖需求调研、产品定制到运维管理的完整路径,为政企合作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模板。
商业主体围绕实际应用中的痛点展开务实讨论。南北药行关注“一日店长”合作模式,详细询问机器人药品调配效率与功能定制可行性;海岸城着重探讨节假日客流高峰期的机器人调度方案;万象前海则希望借助机器人技术提升高端商业体的服务品质。针对这些需求,企业方迅速给出解决方案:众擎机器人提出为商圈品牌设计专属交互动作,跨维智能承诺调整药盒抓取等功能参数,星尘智能则与K11就文化场景合作细节达成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