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正式推出“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该项目通过构建标准化评价体系、设立严苛技术指标、搭建数字化共享平台,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破解产品性能与耐久性评价的“度量衡”难题。
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测试标准碎片化问题,中汽氢能团队对燃料电池系统、供氢系统、电堆等15个核心领域展开系统性研究。项目创新性推出StackDNA评价体系,该体系涵盖基本性能、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耐久性4个一级指标,下设39项二级指标和116项三级指标,形成对电堆产品的立体化技术诊断。此前,团队已针对燃料电池系统、膜电极等关键部件完成FCEDNA、MEADNA等系列技术评价,为行业技术迭代提供重要参考。
在耐久性验证领域,“氢能马拉松”专项成为项目亮点。依据国家标准制定的考核方案,对燃料电池系统、电堆、氢能无人机等产品实施2000小时动态循环工况测试。其中,系统功率衰减幅度需控制在6%以内,电堆电压衰减不超过3%,氢能无人机续航时间需突破3小时,两轮车续驶里程要求达到80公里以上。这些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旨在通过树立技术标杆倒逼企业提升基础研发能力。
为实现技术数据的价值最大化,项目同步打造“中国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H2DNA”。该平台整合多年验证数据,提供产品技术参数查询、对比分析、可视化展示等功能。除关键性能数据外,平台还向高校及研究机构开放部分原始测试数据,并设置测试方法库、产品选型库、横评报告等模块。这种开放式数据生态将有效支撑产业链从研发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流程决策。
业内专家指出,“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从技术验证向标准化、数字化阶段迈进。通过构建多维评价体系、设立量化技术门槛、搭建共享数据平台,该项目不仅为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技术保障,更为交通、发电、无人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奠定基础。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我国氢能产业有望形成协同创新的技术生态,加速全球竞争中的优势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