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持牌消金半年业绩大揭秘:头部稳健增长,尾部困境待解,"马太效应"加剧

   时间:2025-09-10 15:07:13 来源:大力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持牌消费金融行业上半年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多数机构实现盈利增长,但行业内部“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头部与尾部机构分化加剧。蚂蚁消金凭借生态流量与科技优势稳居行业首位,而部分尾部机构因资本实力薄弱、场景资源有限,仍面临生存压力。

头部机构中,蚂蚁消金业绩表现亮眼。传化智联半年报显示,蚂蚁消金上半年营收100.41亿元,同比增长67.77%;净利润14.60亿元,同比增长57.84%;总资产3064.70亿元,虽较上年末小幅减少2.32%,但公司回应称,这主要受行业季节性波动影响,核心业务数据仍保持稳健增长。蚂蚁消金通过深化消费场景布局、提升科技风控能力,持续优化客群结构,并拓展金融债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相比之下,曾经的行业龙头招联消金仍处于调整期。2025年上半年,招联消金营收78.99亿元,同比下降14.77%;净利润15.04亿元,同比下降12.76%;总资产1577.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68%。公司表示,面对宏观经济复杂环境与消费信贷需求恢复期,主动压降高风险资产、优化业务结构,导致规模扩张放缓,但信用减值损失下降17.7%,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在头部阵营中,马上消金保持稳健增长。上半年,其营业收入达87.35亿元,同比增长12.96%;净利润11.55亿元,同比增长8.15%;总资产680.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7%。分析人士指出,马上消金通过平衡规模扩张与风险控制,实现了业绩的稳步提升。

老牌消费金融机构上半年集体“回血”。中银消金扭亏为盈,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亏损3.06亿元转为盈利1.5亿元;兴业消金净利润达8.68亿元,同比增长213.36%;中邮消金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165.97%。这些机构通过数字化转型、客群下沉与风控能力提升,实现了业绩反弹。

中银消金方面表示,上半年公司全面支持扩大内需,推动业务模式与客户结构深度转型,增强了消费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与可持续性。中邮消金则聚焦居民合理消费需求,融入“扩内需、促消费”战略,助力消费市场繁荣。兴业消金虽营收下滑12.10%,但通过成本控制与资产质量优化,净利润大幅增长。

腰部机构中,中原消金与海尔消金保持较高增速。中原消金上半年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9.52%;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30.40%。海尔消金营收16.21亿元,同比增长2.27%;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9.77%;总资产338.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46%。分析认为,这些机构依托母行资源,在客群下沉与数字化转型中稳步推进,风控能力显著增强。

尾部机构仍面临较大生存压力。阳光消金上半年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滑72.58%;建信消金净利润0.03亿元,同比下滑95.24%。这两家机构总资产虽有所增长,但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分析指出,尾部机构受限于资本实力弱、场景资源匮乏、科技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又面临头部机构下沉挤压与监管合规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不过,部分尾部机构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小米消金上半年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142.50%;锦程消金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37.5%;北银消金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50%。这些机构通过聚焦细分市场、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了业绩突破。

行业专家表示,消费金融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与差异化竞争。头部机构凭借技术、资金与场景优势,进一步优化资产质量;腰部机构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风控能力;尾部机构则需加大自营业务比例,打造核心竞争力,以抵御外部风险。随着助贷新规即将落地,尾部机构对助贷平台的依赖或将成为业绩下降的隐患,加快自营业务布局迫在眉睫。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