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37秒抢订小米YU7却要等明年提车 消费者质疑:未被告知交付时间知情权何在

   时间:2025-09-12 14:59:4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今年6月,小米汽车旗下YU7车型正式开启销售,引发消费者抢购热潮。官方数据显示,新车发售1小时内大定订单突破28.9万辆,18小时内锁单量超过24万辆。然而,部分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后发现,车辆交付时间远超预期,甚至需要等待至次年,由此引发关于知情权与定金退还的争议。

青岛消费者李先生是抢购大军中的一员。6月26日晚,他在YU7开售仅37秒后便完成订单创建,1分28秒后支付了5000元定金。根据小米汽车“先锁单先排期”的规则,李先生认为尽早锁单能缩短提车时间。然而,三天后他在小米汽车App上查看订单时发现,车辆预计交付时间为31至34周后,即次年2月。这与他此前通过官方宣传了解的“首批车8月初交付”的信息存在巨大差异。

“下单时页面没有显示交付时间,官方宣传也未明确具体周期。”李先生表示,自己抢购时仅考虑了手速和提车优先级,完全未预料到需要等待近一年。根据小米汽车规则,锁单后定金不予退还,且配置无法更改。若选择退车,5000元定金将无法追回。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社交平台上,多位消费者反映下单前被提示等待时间超过一年。一位自称小米汽车青岛交付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截至8月底,门店仍在交付开售当晚抢购的新车。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显示,7月和8月全系产品月交付量均超过3万辆,其中包含YU7及其他车型订单。产能压力导致部分早期订单交付周期大幅延长。

记者尝试在小米汽车App上模拟下单,发现当前无需锁单即可查看车辆排期。但客服证实,6月26日新车发售初期,因下单人数过多,系统确实无法实时显示交付时间。针对李先生提出的退定金诉求,客服表示暂无解决方案,但会安排专人跟进沟通。

社交平台显示,已有用户就退定金问题起诉小米汽车,且立案申请已通过初审。法律人士指出,交付时间是影响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北京市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曹严龙律师认为,小米汽车在消费者支付定金时未明确告知交付时间,涉嫌侵犯知情权。消费者可依据《民法典》主张对合同存在重大误解,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但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双方责任及证据充分性进行判定。

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表示,若消费者认为未获知交付时间影响合同目的实现,可依据《民法典》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建议消费者保留订单截图、沟通记录等证据,通过协商或诉讼途径维权。

青岛某4S店销售人员透露,行业内无统一交付标准,但通常可通过系统查询车辆下线时间或调货,等待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像小米这样需等待一年的情况非常罕见。”该人员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