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6G与AI深度融合:开启通信新纪元 软硬件基建筑牢发展基石​

   时间:2025-09-13 02:26: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6G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该系统实现0.5GHz至115GHz全频段覆盖,具备动态频段切换能力,可在信号受干扰时自动跳转至安全频段,大幅提升通信稳定性与频谱利用率。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6G标准制定竞争中占据先机,为未来6G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相较于5G时代"端-边-云"的协同架构,6G将实现"通信-感知-计算"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兴军教授指出,通过植入AI算法,新型通信系统可构建智能无线网络,在复杂环境中同步完成实时数据传输与环境精准感知。例如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系统能自动识别道路障碍物并调整信号传输路径,确保通信安全。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IMT-2030标准明确将"AI与通信"列为六大核心场景之一。该标准要求6G网络除传统通信功能外,还需具备分布式计算和AI模型训练能力。典型应用包括医疗设备自主协作、数字孪生预测系统等。以手术机器人为例,多台设备需通过6G网络实时共享患者数据,协同完成精密操作,这对网络时延和AI决策精度提出极高要求。

协作机器人被视为6G时代的重要应用方向。这类机器人依赖低时延AI服务完成复杂任务:当接收语音指令时,需通过大语言模型理解语义,再由视觉模型识别目标物体位置,最后规划行动路径。整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计算资源,而6G网络提供的边缘计算能力可使机器人本地模型与云端超级AI协同工作,显著提升任务执行效率。

6G与AI的融合正在重塑终端设备形态。传统手机主导的格局被打破,智能眼镜、柔性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宠。这些设备通过集成轻量化AI模型和多传感器,实现解放双手的交互体验。例如智能眼镜可实时识别路标并提供导航,或在外语环境中即时翻译对话内容。同时,手机、智能家居、车载终端等设备形成智能体集群,通过6G网络实现数据共享与任务分工。

交互方式变革更为显著。依托6G高速率与AI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用户可通过语音、手势甚至眼神完成操作。当用户说"准备会议资料",终端会自动检索文件、整理要点,并通过6G网络同步至参会者设备。内容服务也从被动检索转向主动生成,AI可根据用户位置、时间等场景数据,实时创建个性化旅行攻略或工作方案。

尽管前景广阔,6G智能化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数据孤岛现象尤为突出,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企业掌握的数据难以共享,影响AI模型训练效果。以自动驾驶为例,车辆需整合路况、天气、交通信号等多源数据,但当前数据分散在不同机构,协调难度大。通信决策需在毫秒级完成,而复杂AI算法的计算耗时与实时性要求存在矛盾。

网络安全问题同样严峻。6G网络核心智能系统若遭攻击,可能导致交通、医疗等关键领域瘫痪。某自动驾驶测试中,黑客通过篡改AI决策模块,曾造成车辆失控。这要求建立多层级安全防护体系,采用量子加密、区块链验证等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在算力建设方面,需发展边缘计算与量子计算,通过在网络边缘部署算力节点,降低数据传输延迟。

专家建议,应从数据、算力、安全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的数据交易平台,在保护隐私前提下促进数据流通;研发新型计算架构,满足复杂AI算法需求;构建包含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安全防护体系。这些措施将为6G与AI融合提供坚实保障,推动通信技术进入智能新时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