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对电动汽车未来发展作出重要研判。他指出,随着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转型,纯电动汽车将主导未来交通市场,同时通过车网互动技术实现充电零成本甚至创造经济效益。
欧阳明高详细解释了电动汽车储能的经济价值。以当前主流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当电池容量衰减至70%时,仍可完成3000次满充满放循环,使用寿命达10-15年。以单次续航500公里计算,500次循环即可满足普通家用轿车10-15年、最高25万公里的行驶需求。剩余的2500次循环中,70千瓦时电池包可存储近15万度电,通过"炒电"模式参与电网调峰,实现能源增值。
针对充电基础设施瓶颈,欧阳明高强调车网互动(V2G)技术的重要性。在风电、光伏发电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城市配电网的充电容量限制。通过将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既能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又能为车主创造额外收益。
对于市场发展规模,欧阳明高给出明确预测:到205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突破3.5亿辆,按每车平均70千瓦时电量计算,车载储能总量将达240亿千瓦时,相当于当前全国日用电量。随着绿色电力成为消费主体,电动汽车将成为能效最优的新能源交通工具。
在短期市场展望方面,欧阳明高透露,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500万辆,随后进入稳定增长期。虽然年增长率会有所回落,但保有量将持续攀升,到2030年预计达到1亿至1.6亿辆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