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红利未达预期?IBM魏永明:流程组织升级是解锁AI规模红利关键​

   时间:2025-09-15 18:01:28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中国AIGC创新应用论坛于北京落幕,这场由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办的行业盛会以“从大模型到智能体,驱动AI新生态”为主题,吸引了全球AI领域的目光。IBM人工智能与云专家实验室总经理魏永明在演讲中直言,当前生成式AI技术虽以惊人速度迭代,但产业落地效果远未达到预期。

根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最新调研,尽管85%的企业CEO对2027年AI规模化应用带来的收益持乐观态度,但现实数据却令人警醒:近三年仅有16%的AI项目按计划推进,仅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实现了预期投资回报率。魏永明指出,技术迭代与产业红利之间的断层,根源在于企业流程、组织架构和数据基础未能与AI发展同步升级。“这并非技术不成熟的问题,而是系统性变革的滞后。”

在分享企业转型实践时,魏永明以某初创企业为例,揭示了AI驱动运营变革的路径。该企业通过API接口整合TikTok、Facebook和YouTube三大平台,借助AI智能体实时分析用户行为,动态生成个性化营销策略并完成报价交互。“这种变革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从根本上重构了企业的服务模式。”他强调,这种基于AI的运营再造,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服务。

IBM自身的转型实践更具说服力。作为“0号客户”,IBM已在营销、财务、人力资源和供应链等核心部门部署70个AI应用场景。2024年,公司通过流程再造实现35亿美元成本节约,预计到2025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45亿美元。“这些收益来自工作流程的深度优化,而非单纯的技术堆砌。”魏永明特别指出,当AI真正渗透到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才能释放出指数级的规模效应。

针对社会普遍担忧的“AI替代人工”问题,魏永明披露了IBM内部的实证数据:AI并未导致员工数量减少,反而显著提升了人力效能。在AI辅助下,具有4-5年经验的员工能够完成原本需要7年经验才能胜任的工作,同时薪酬成本保持稳定。“AI不是替代者,而是能力的放大器。”他形容这种转变是“静默的革命”,正在悄然重塑职场生态。

面向正在制定AI战略的企业决策者,魏永明提出四大转型方向:重构工作模式、创新运营体系、优化技术架构、拓展生态合作。他特别警示,企业需要将AI转型中的挑战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系统解决基础架构稳定性、员工体验优化、新一代人才培养、实时营销决策和自主智能体构建等五大核心问题,企业才能在AI时代完成自我重塑,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