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I硬件领域迎来一款备受瞩目的产品——AI录音卡片。这款看似普通的智能设备,凭借其便携性和强大的功能,迅速成为市场新宠。
AI录音卡片的外形设计极为简约,仅如一张普通卡片般轻薄。用户可将其粘贴在手机背面,或直接放入钱包携带。使用时,只需轻按电源键两秒,设备即可启动录音功能,并在录制结束后自动将音频文件上传至手机。通过调用大模型技术,录音内容可被快速整理成会议纪要或思维导图,大幅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这一创新产品形态最早由初创企业Plaud.AI于2023年6月推出,并迅速在海外市场引发关注。根据企业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23日,其全球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这一成绩不仅验证了市场对便携式AI硬件的需求,也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的跟进。
阿里巴巴、出门问问等互联网及AI领域头部企业纷纷布局该赛道。其中,出门问问于今年6月25日推出AI卡片式录音产品TicNote,定价约1000元。截至8月20日,其全球销量已突破3万台。另一款同类产品DingTalk A1由钉钉在十周年发布会上推出,售价799元。目前,该产品首批库存已售罄,第二批预售的发货时间已排至9月25日。
面对这一新兴市场,深圳华强北的电子产业集群迅速反应。通过简化AI功能、复用现有模具,当地厂商快速量产了多款百元级平替产品。这些产品以圆形设计为主,可吸附在手机背板,价格普遍在120元至150元之间。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华强北的白牌AI录音卡片主要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需搭配专用APP使用。尽管功能有所简化,但这类产品已支持上百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录音转写、同声传译及跨语言视频翻译聊天等功能。其中,除跨语言视频翻译聊天外,其余功能均无需额外付费。
若用户需要更复杂的AI会议纪要功能,则需选择功能更完善的卡片型产品。这类产品外观与大厂出品高度相似,功能上也相差无几,可提供语言翻译转写、文字摘要总结、思维导图生成及AI语音问答等服务。价格方面,华强北出品的卡片型产品普遍在300元至500元之间,较品牌产品更具性价比。
不过,记者在走访时注意到,华强北多数商户仅储备圆形AI录音卡片,卡片型产品需调货购买。一位商户透露,这类产品的主要客户为外贸及跨境电商从业者。他们更看重实时翻译功能,以便利与海外客户沟通,对AI会议纪要的需求相对有限。若需相关功能,用户可将录音文件导出至手机,通过第三方大模型技术处理。
华强北产品的低价策略,源于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分析称,当地厂商通过依赖成熟公版方案,跳过芯片适配、算法调优等高成本环节,研发成本接近为零。在供应链端,采用非原厂元器件及简化生产工艺,物料成本可降至大厂的三分之一。无品牌营销投入、简化渠道分级及基础质保服务,进一步压缩了成本。
“这种‘功能够用、体验降级’的策略,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价格敏感市场形成绝对优势。”郭涛指出。随着华强北白牌产品的涌入,AI录音卡片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未来三年内,价格战或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品牌厂商需在技术精度和生态协同上突破,以占据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