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捷途G700 9月19日开启预售,2.0T插混配三把锁,5座6座可选,纯电续航116km

   时间:2025-09-17 18:10: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历经多时筹备,捷途纵横G700终于迎来关键节点——将于9月19日正式开启预售。这款车早在5月便以量产组身份投身2025环塔拉力赛,在全程高强度的赛程中,不仅全员顺利完赛,更斩获T2.E新能源组亚军,其中5个赛段登顶冠军,其可靠性在严苛赛事中得到充分验证。随后在成都车展上,新车启动盲订,不过价格始终未对外公布。

外观方面,由于此前已在环塔赛场亮相,不少车迷对其已有印象。整车采用经典的“方盒子”造型,车头方正且高大,矩形灯组搭配中间可点亮的黑色矩形格栅与蜂窝状中网,捷途LOGO镶嵌其中,辨识度极高。前杠位置较高,下方银色护板采用大角度斜切设计,极大提升了接近角,增强了车辆的通过性,同时配备的2个拖车钩,进一步提升了脱困能力。

从侧面看,车顶平直,D柱粗壮,ABC柱经过熏黑处理,硬朗中透着一丝灵动。前后轮拱采用城垛式设计,与轮胎之间留有较大间隙,表明悬架具备较长的调节行程。车身四周被黑色塑料包围,展车显示,5座车型配备固定踏板,6座版则未配备,预计后续上市会提供电动踏板选项。

轮胎配置上,5座车型选用朝阳RADIAL RP76轮胎,规格为265/70 R18,轮毂尺寸适中,扁平比较高,为后期换装AT胎提供了便利;6座车型轮毂为20英寸,轮胎来自佳通,规格是275/60 R20。

车尾部分,外挂备胎设计彰显硬派越野风格,竖式布局的尾灯组与侧开样式的尾门相得益彰。后杠同样采用银色装饰,配备2个拖车钩、拖车方口以及电连接头,预计将提供拖车资质,可满足拖挂房车、摩托车等需求。

在车身尺寸上,捷途G700长宽高分别为5198*2050*1956毫米,轴距达2870毫米,尺寸超越坦克500,与豹8相近。在硬派越野领域,车身宽度达到2.05米较为少见,即便豹8也控制在2米以内,更宽的车身虽有利于车内空间,但对通过性有一定影响。不过,其2870毫米的轴距较为克制,纵向通过角达21度,新车接近角35度,离去角28度,最小离地间隙230毫米,最大离地间隙320毫米,涉水深度970毫米(空悬涉水模式下),这些数据保证了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通过能力。

空间表现上,5座版本无论是后排还是后备厢,空间都较为充裕;6座车型受车长限制(去掉备胎后车辆尺寸并不突出),第三排空间存在一定局限性,更适合应急使用,后备厢空间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进入车内,内饰设计风格与硬派越野的粗犷感形成反差,营造出豪华、科技的氛围。前挡风玻璃下方是一块35.4英寸的远端带鱼屏,横贯整个中控台,未配备液晶仪表,但有一块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三辐式上下平直的多功能方向盘造型独特,不过对于硬派越野车型而言,这种设计或许并非最佳选择,但在做工和用料上表现出色,内外双拼设计提升了档次感。

越野拉手设置在中控台两侧,方便乘客上下车。副驾前方设有开放式储物槽,中控台中间采用皮革包覆,两侧还设计了2个带有金属材质面罩的音响单元,豪华感十足。怀挡设计让操作更加便捷,马鞍区设有手机无线充电槽,两边排列着两排物理按键,座椅和空调的功能调节都集中于此,与杯架中间的位置设有驾驶模式选择旋钮、悬架高度调节、低速四驱、前后差速锁等按键。常用功能采用物理按键,符合硬派越野车型的用车习惯,值得称赞。

展车显示,6座车型的第二排和副驾均配备腿托,副驾座椅还可往前放倒,将坐垫前移至手套箱位置,为二排乘客提供宽敞的乘坐空间。头顶的天窗采用前后两段式设计,中间位置设有吸顶屏,目测尺寸不小,二排还配备独立空调,舒适性配置丰富。

动力系统是捷途G700的一大亮点,新车搭载鲲鹏超能混动CDM-O系统,配备2.0T纵置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155千瓦,峰值扭矩340牛·米;系统综合最大功率665千瓦,综合峰值扭矩1135牛·米,零百加速仅需4.6秒。匹配2挡DHT混动专用变速箱,动力强劲且高效。

电池方面,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容量为34.13度,纯电续航里程达116公里(工况未知)。车辆采用800V混动架构,支持快充,30%电量充至80%仅需10分钟,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

底盘悬架部分,采用非承载车身和前后独立悬架,前悬为双叉臂形式,后悬并非整体桥结构,配备了空气弹簧,可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同时,车辆配备越野三把锁、智能全地形模式、2挡低速四驱以及CDC可调阻尼减振器,还支持原地调头功能,越野性能十分出色。

在解耦四驱的硬派越野车型领域,长城和比亚迪已有所布局,捷途G700此时入局时机尚佳。这款车综合能力较强,但定位较高,预计售价可能在35万上下。同级竞品中,方程豹豹8月销量仅1000多台,坦克500Hi4-Z销量也不高,捷途G700想要实现大量销售难度较大,但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将起到积极作用。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