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武汉光谷成立聚合智能平台,智能汽车等“三大件”融合共促新增长

   时间:2025-09-18 00:27:58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智能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器(eVTOL)正加速走向技术融合,未来五年全球市场规模或突破2800亿美元。这一趋势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得到集中体现——国内首个聚焦“三大件”的聚合智能产业平台于近日落地,旨在通过技术协同与产业联动,推动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与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突破。

光谷的产业基础为聚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存储器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该区域已聚集超300家智能产业链企业。其中,智能网联领域培育了光庭信息、高德红外等本土企业;低空经济领域集中了武汉80%的无人机产业链资源;人形机器人领域则覆盖整机、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发等全环节,形成33家企业的产业集群。

车百会发布的《聚合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三大领域在关键技术上存在显著共性。移动控制方面,自动驾驶算法与硬件可通过调整应用于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人机交互领域,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技术可跨场景迁移,例如汽车智能座舱技术有望延伸至飞行器操控;能源动力层面,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相似性达80%-90%,为技术复用提供了基础。

成本优化是技术协同带来的直接效益。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表示,智能汽车领域积累的研发体系、人才资源及算力基础设施可向其他领域迁移,数据复用与错峰使用进一步摊薄成本。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当前单台成本约30万-100万元,随着共性技术突破,未来有望降至10万-20万元。

供应链的跨界融合正在加速。宁德时代向峰飞航空投资数亿美元研发航空电池,英伟达Orin、Thor芯片同时服务于智能驾驶与机器人领域,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企业也推出机器人解决方案。汽车制造领域的数控加工、精密装配等技术,通过优化后已应用于eVTOL和机器人生产。

报告预测,到2030年,聚合智能产业全球市场规模将超2800亿美元,国内市场突破1200亿美元,有望成为继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之后的出口新引擎。张永伟建议,需推动单一部件企业向聚合领域拓展,例如在同一场景中叠加自动驾驶、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应用,同时建立跨产业标准检测平台,实现认证结果跨行业复用。

针对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等共性问题,报告提出构建包容式监管体系,通过协同管理机制平衡创新与风险。这一模式或为全球智能产业融合提供中国方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