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高精度模拟揭秘球状星团起源:不依赖暗物质,新天体或现身

   时间:2025-09-18 13:11:0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中,一项由多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为天文学界带来了重大突破。英国、美国、瑞典等国的科研团队通过高精度模拟,成功解开了球状星团起源这一困扰天文学家数百年的谜题,同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类此前未知的恒星系统。

球状星团作为宇宙中最古老、最密集的恒星系统之一,自17世纪被发现以来,其形成机制一直是天文学家激烈争论的焦点。它由数十万到数百万颗恒星组成,这些恒星围绕银河系等星系运行,在年龄和化学成分上高度一致,且没有显示出暗物质存在的迹象。然而,如此独特的星群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此次,科研团队借助英国DiRAC国家超级计算机设施,开展了名为EDGE的虚拟宇宙模拟项目。该项目耗时数年,追溯了宇宙138亿年的漫长演化历程。凭借前所未有的10光年分辨率,团队首次在虚拟环境中实时重现了球状星团的形成过程。模拟结果显示,球状星团可以通过至少两种不依赖暗物质的机制形成,这为解决这一百年难题提供了关键线索。

更令人兴奋的是,在模拟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类全新的天体——“球状星团状矮星”。这类新天体在外观上与传统球状星团极为相似,但内部却含有大量暗物质,其性质介于球状星团与矮星系之间。由于以往望远镜观测时可能将其误认为普通球状星团,这类天体很可能早已被发现,却一直未被正确识别。例如,银河系已知的“超微弱”矮星系网状星系Ⅱ,就可能是此类天体的候选体。

英国萨里大学天体物理学系主任贾斯汀·里德教授介绍,EDGE项目的目标是构建宇宙中最小星系最真实的演化模型。这个模型既能追踪138亿年的宏大历史,又能放大到单颗恒星爆炸的细节。虽然在DiRAC超级计算机上运行该项目耗时数年,但取得的成果极为丰硕。

这一发现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如果球状星团状矮星能够被后续观测证实,它们将成为研究暗物质特性的独特实验室,同时也可能是搜寻宇宙第一代恒星的最佳场所。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