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主导Twitter收购直播视频平台Periscope的前产品负责人Kayvon Beykpour,携全新AI创业项目Macroscope重返科技舞台。这款专为开发者与产品管理者打造的AI系统,旨在通过自动化代码库分析、错误检测与深度洞察,解决工程团队协作中的效率痛点。周三,Beykpour正式宣布该产品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放。
Macroscope的核心团队由三位连续创业者组成:Beykpour担任CEO,其儿时伙伴Joe Bernstein与Rob Bishop担任联合创始人。Bernstein曾参与Periscope开发,并主导过2009年出售给Blackboard的教育科技项目;Bishop则于2016年将计算机视觉公司Magic Pony Technology出售给Twitter。三人累计创业经验覆盖直播、教育科技与机器学习领域,为新项目注入深厚技术基因。
针对工程团队普遍面临的协作困境,Beykpour直言:"在Twitter这样拥有数千名工程师的组织中,我70%的工作时间都耗费在追踪项目进度上,这既低效又令人沮丧。"他指出,当前开发者依赖JIRA、Linear等工具进行任务管理,却因信息分散导致大量时间浪费在会议沟通中。Macroscope的解决方案是通过AI自动化处理这些重复性工作,让工程师专注代码开发。
该系统采用"AI理解引擎"技术架构,通过抽象语法树(AST)解析代码结构,结合大型语言模型实现深度分析。用户只需安装GitHub应用并可选集成Slack、JIRA等工具,系统即可自动追踪代码变更、生成PR摘要并识别潜在错误。对于产品管理者,系统提供实时项目更新、资源分配建议及自然语言查询功能,例如直接询问"本周团队完成了哪些功能开发"即可获取结构化回答。
在代码审查工具竞争激烈的市场中,Macroscope通过内部基准测试证明其优势:对100余个真实bug的检测中,其捕获率比次优工具高5%,同时生成的评论量减少75%。Beykpour强调:"无论技术背景如何,用户都能用自然语言与系统交互,这比打断同事询问进度更高效且成本更低。"
商业模式方面,Macroscope采用订阅制,每位活跃开发者每月收费30美元,基础套餐包含5个席位并支持企业级定制。目前服务仅限GitHub Cloud用户,但已吸引XMTP、United Masters、Bilt等科技公司及A24Labs等创意机构采用。
资本层面,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20人团队于今年7月完成3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Lightspeed合伙人Michael Mignano领投,Adverb、Thrive Capital和Google Ventures跟投。至此,Macroscope累计融资达4000万美元,为产品迭代与市场扩张提供充足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