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助力混合动力技术升级 “十五五”协同创新开启全能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5-09-19 03:37:0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中国混合动力技术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技术迭代速度显著加快,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蓬勃发展,其与混合动力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中国混合动力技术从“并跑”向“领跑”迈进。

在“2025中国混合动力技术持续创新与市场趋势研讨会”上,多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十五五’混动技术协同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AI技术将成为推动混合动力技术突破的关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殷承良指出,AI技术对混合动力系统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力系统本身的优化,二是整车应用的智能化。在动力系统研发中,传统方法依赖大量试验来标定排放、动力和油耗参数,但效果有限。AI技术通过海量数据训练构建深度学习模型,能够输出关键参数的优化结果,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例如,在发动机控制领域,AI可以实现多目标优化,解决传统方法中加权处理的局限性。在整车层面,AI结合网联技术获取的实时数据和交通模型,能够显著提升车辆运行效果。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也是AI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如特斯拉推出的MOTO Home智能座舱就展现了AI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

蜂巢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系统仿真部部长韩川波从产品开发角度分析了AI技术的应用挑战。他指出,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混合动力技术需要满足从日常通勤到非铺装路面、长途旅行等多场景需求。传统基于历史数据的规则化训练方法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而AI与强化学习的结合可以通过车-路-云协同,整合高精地图和实时路况数据,对发动机、变速器和电机等工作点进行动态调节,实现全局优化。未来,车云、车车数据传递机制将进一步支持动态学习与策略更新,兼顾节能与用户差异化驾驶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书翰强调,AI算法在数据可获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混合动力领域的智能能量管理策略需要大量数据训练和算力支持,当前策略采用双盒架构:高算力盒负责运算,结果输入至实时盒执行。随着算力提升和数据积累,AI技术的优势将更加明显。AI在多目标优化设计、软件开发与测试标定等方面也具有应用潜力,例如通过历史数据指导标定工作,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

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专家们普遍认为“十五五”期间混合动力技术将向全能方向演进。珠海华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川指出,目前混合动力行业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各大汽车集团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技术构型,如吉利、东风、上汽等。国内技术输出欧洲的趋势明显,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细节持续优化。例如,上汽智己针对上海市场推出的大电池方案,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

韩川波进一步补充,长城汽车Hi4产品基于插电式多模混动变速器,集成了串联发电、发动机直驱与混动驱动模式,适用性广泛。通过多挡位设计满足MPV等车型的长途需求,同时开发强越野版本,兼顾节能与越野性能。他认为,插电式多模混动变速器与纯电桥产品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点。

殷承良预测,“十五五”期间混合动力技术将呈现三大趋势:电驱强化与机械结构简化,这得益于电驱成本下降与控制优化;智能化深度应用,通过自学习提升系统适应性;大规模互联支持实时感知与决策。强电驱、智能加持与多信息融合将成为主导方向。

王书翰总结道,混合动力技术将坚持以电为主、精准用油的方针,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混合动力并行发展,依据车型需求采用单挡、两挡或三挡结构。高效、高压、高速、高集成与高智能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