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寒武纪2025上半年扭亏赚超10亿,备26亿存货布局云端,高管详解发展逻辑

   时间:2025-09-19 10:11:37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的浪潮中,一家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国AI芯片企业,凭借技术突破与市场机遇,实现了业绩与股价的双重飞跃。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28.81亿元,同比激增4347.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38亿元,成功扭转亏损局面。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9月18日,该公司股价一度突破1500元/股,总市值攀升至5945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新的“股王”。

当日下午,公司管理层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注的算力市场前景、技术研发进展及业务布局等问题进行回应。董事长陈天石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为智能芯片行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他指出,智能服务器等算力设备正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智能芯片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其市场潜力将随大模型技术的普及持续释放。公司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不仅营收规模实现量级突破,盈利能力也显著提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达9.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09亿元大幅改善。经营现金流同样表现强劲,达9.11亿元,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增加及客户付款意愿提升。截至6月末,公司总资产达8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34%。

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司云端产品线成为增长核心。董事叶淏尹透露,2025年上半年,依托人工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技术优势,公司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并通过严苛环境验证。其智能芯片及处理器产品支持多模态人工智能任务,包括大模型训练与推理、视觉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覆盖LLaMA、GPT、BLOOM等主流开源大模型,服务于云计算、能源、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期末存货达26.9亿元,较期初增长51.64%。叶淏尹解释称,此举是为应对大模型市场对算力的旺盛需求,提前备货云端产品线。公司已按存货跌价政策充分计提准备,确保财务稳健。

在研发端,公司持续加大投入。上半年研发投入达4.56亿元,同比增长2.01%,占营业收入比例虽降至15.85%,但绝对值保持增长。截至6月末,研发团队规模达792人,占员工总数的77.95%,其中80.18%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已获授权1599项,涵盖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构建了技术护城河。

陈天石在会上透露,公司正推进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的迭代优化,重点提升自然语言处理、视频图像生成及垂直类大模型的训练推理效率,优化编程灵活性、性能及功耗表现。为进一步强化大模型算力领域的竞争力,公司启动2025年度定向增发,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9.85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及“软件平台项目”。其中,芯片平台项目拟投资29亿元,软件平台项目拟投资16亿元,旨在研发覆盖多类型大模型任务的系列化芯片方案,并建设先进封装技术平台。

国际投行高盛对公司的前景表示乐观。9月1日发布的研报指出,基于二季度业绩及中国云资本支出扩张等因素,高盛上调公司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并上调2025-2030年净收入预测,其中2025年预测上调34%。此前,高盛曾于8月25日将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主要因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及公司研发投入增大。

对于未来发展,陈天石强调,公司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场景落地,推动业务持续发展。他指出,大模型算法的快速迭代对智能芯片的灵活编程和高效性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加快适应新技术、新应用及新业态的变化需求。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