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召回11万辆SU7标准版,辅助驾驶监管趋严行业将迎规范发展​

   时间:2025-09-19 22:30:5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公告,小米汽车因辅助驾驶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宣布召回约11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此次召回涉及车辆生产日期截至2025年8月30日,占已售SU7车型总销量的三成。这是小米汽车首次因辅助驾驶功能缺陷启动召回程序。

根据召回公告,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时,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能力不足。若驾驶员未及时干预,可能增加碰撞风险。尽管部分观点将此次召回与今年3月发生的小米SU7严重事故相关联,但小米汽车仅在答网友问中表示,召回旨在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

监管总局披露的召回详情显示,“事故及人员伤亡情况”一栏标注为“无”,“投诉索赔情况”总计6起。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主管部门目前未认定3月事故由此次召回针对的软件缺陷直接引发,但也无法排除两者完全无关。

小米SU7在售车型包括标准版、Pro版和Max版。其中,标准版未配备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融合毫米波雷达的智驾方案,仅支持高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去年11月,该车型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引发集体投诉,并于今年1月启动首次召回。两次召回均通过OTA远程升级完成,用户只需升级车机版本即可。

2020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生产者采用OTA方式实施召回时,需制定召回计划并备案,依法履行主体责任。然而,一位OTA研发人员透露,由于“召回”易引发负面舆情,部分厂商会以OTA升级名义掩盖产品缺陷,且主管部门在审批时难以完全判定升级性质。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部分厂商为抢占市场,常将未充分测试的辅助驾驶功能推向用户,通过后续OTA迭代完善。这种做法带来严重安全隐患。一位自主品牌辅助驾驶开发技术人员表示,正常测试需经过软件、硬件及道路测试,但当前技术营销竞赛下,部分公司会在测试不足时推送系统,依赖用户数据完成迭代。

“未经完整验证的辅助驾驶软件不仅体验差,需要频繁接管,更可能因过度信任导致安全事故。”该技术人员强调。为整治行业乱象,今年2月,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备案评估与监督检查,规范OTA升级应用,避免企业通过升级隐瞒缺陷或规避责任。

今年4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汽车企业召开闭门会议,强调生产企业必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禁止在正式上车前通过小批量用户体验测试,并对频繁OTA的企业进行重点审查。一位OTA研发人员透露,过去厂商推送OTA只需活动备案,但自2月新政实施后,管理更加细致。

“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的OTA升级,厂商需完成公告申报、车型备案和活动备案,周期长达数月。”该人士表示,尽管并非所有功能迭代都需严格审批,但超八成产品技术变更与辅助驾驶系统相关。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厂商在辅助驾驶功能上存在过度宣传行为,误导消费者预期。

为遏制这一现象,今年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多次强调,将加大对企业夸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欺骗或误导消费者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9月17日,工信部公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针对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功能,设置人机交互、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等全方位技术要求,建议实施时间为2027年1月。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自今年4月起,多家汽车企业参与该强制性国标的编写工作,征求意见稿形成时间较原计划提前约1个月。目前,相关组织部门已着手起草L3级自动驾驶相关标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李颜伟建议,各家汽车公司应针对新国标要求进行自查,不达标项目需通过OTA升级解决的,同样需走召回流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