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破解锂电“内卷”困局,2025遂宁大会上企业大咖各抒己见献良策

   时间:2025-09-20 02:36:23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场聚焦锂电产业突围路径的行业盛会在四川举行,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锂向新质 智胜未来”主题展开深度探讨。当前,全球电池新能源市场增速放缓,供需关系发生深刻调整,行业“内卷”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开辟新增长空间成为核心议题。

伊维经济研究院院长吴辉指出,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在于拓展增量市场。他特别强调,海外新兴市场开发与新技术应用场景创新是当前两大突破口。以东南亚、非洲为代表的地区,其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而储能系统、低速交通工具等细分领域的技术升级空间巨大。

在技术创新层面,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杨永旺分享了企业的实践路径。该公司通过热复合叠片技术与短刀电芯架构的迭代,实现了产品性能的跨越式提升。针对新场景开发,企业采取与客户联合研发的模式,已在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低空飞行器电源管理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杨永旺特别强调,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市场,质量管控与技术壁垒构建都是避免恶性价格战的基础。

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成为企业突破内卷的重要战略。瑞浦兰钧市场营销中心副总裁张小聪透露,该企业已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升级为“产业链出海”模式,其动力电池海外销售占比达33%,储能电池更突破60%。面对技术输出遇到的贸易壁垒,企业选择在印尼等东盟国家推进本地化生产,通过深度融入当地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区域市场差异化的挖掘策略,云山动力董事长袁定凯提出独特视角。数据显示,我国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主要受制于低温环境适应性。该企业通过研发-40℃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超90%的电池系统,成功打开北方市场,预计可带来6%-10%的增量空间。目前其低温电池产品已获得俄罗斯极地科考项目订单。

多氟多新能源总经理许飞从产业生态角度剖析内卷根源。他指出,资本驱动下的非理性扩张、企业定位模糊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缺失是三大症结。以某头部企业为例,其同时布局动力电池、储能、消费电子三个领域,导致资源分散与技术深度不足。许飞强调,企业需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与客户定位,通过差异化竞争构建技术护城河。

在区域市场选择方面,诺德新材料总裁陈郁弼看好南欧市场潜力。以葡萄牙为例,其劳动力成本较比利时降低70%,且年均日照时长超2800小时,非常适合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该企业计划在当地建设铜箔生产基地,利用成本优势辐射地中海市场。对于技术路线,陈郁弼判断高端市场将呈现“技术迭代加速”与“低端产能出清”并行的分化趋势。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某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增速将降至18%,但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5%。这种结构性变化要求企业既要巩固现有市场,更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开辟新赛道。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