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罗永浩周鸿祎播客对话:周鸿祎谈老板做网红利弊,流量反噬与AI发展成焦点

   时间:2025-09-24 13:47:4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罗永浩近日在最新一期播客中,与360创始人周鸿祎展开深度对话,话题覆盖个人经历、企业转型及AI技术发展等多个维度。罗永浩透露,自己早年因课堂录音意外在网络传播而走红,这一被动经历让他成为公众焦点。他同时澄清,自己并非外向型人格,而是存在中度社交恐惧,这一表述与此前外界对他的认知形成鲜明反差。

在讨论企业负责人参与网络传播现象时,周鸿祎指出,通过社交平台积累流量能为产品推广提供关键助力。他以自身实践为例,强调提前构建用户基础可避免新产品上市时的“冷启动”困境。但他也坦言,这种策略存在双重风险:一方面可能引发“不务正业”的质疑,另一方面需应对言论过度曝光带来的争议,同时还要平衡网络运营与产品研发的时间分配。为此,他透露今年将把80%的精力投入产品开发,并考虑引入AI技术分担部分工作。

针对短视频平台的社会影响,周鸿祎观察到抖音等应用已深度渗透大众生活,覆盖超8亿用户群体。他特别指出,这类内容具有强成瘾性,可能改变用户的认知模式,导致部分人群难以适应传统长内容消费。这一现象引发他对技术伦理的思考,认为需要关注数字产品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潜在重塑。

谈及企业家网络形象管理,周鸿祎以某前首富遭遇网络争议为例,强调在信息传播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主动发声和构建粉丝群体的重要性。他结合自身经历说明,过去与行业巨头的竞争曾面临诸多阻碍,通过广交朋友才为企业争取到发展空间。对于被贴上“好斗”标签的误解,他解释称这是市场博弈的必要策略,近年来的竞争环境已有所改善。

在AI技术商业化方面,周鸿祎详细阐述了流量积累与产品落地的协同逻辑。他反驳了“单纯追求网红效应”的批评,指出360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需要前期影响力铺垫。针对产品推广引发的质疑,他认为只要保持技术实质投入,外界认知会随时间修正。不过他也承认,高曝光度必然伴随争议,企业需要建立应对机制。

关于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周鸿祎提出与传统产业转型不同的观点。他认为AI取代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远超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准备程度值得关注。在360内部,他正推动AI工具普及,通过举办应用竞赛等方式培养员工使用习惯。虽然目前未因AI实施大规模裁员,但他明确表示拒绝适应技术变革的员工将面临淘汰。

针对AI安全议题,周鸿祎特别讨论了机器人应用场景。他以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为理论依据,认为赋予安保机器人过多自主权存在失控风险。基于人类体力无法与机器抗衡的现实,他主张严格限制机器人的能力边界,防止技术滥用带来的安全隐患。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