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云栖大会启幕 阿里吴泳铭:AGI是起点 剑指超级人工智能ASI并布局战略路径

   时间:2025-09-24 15:00:5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兼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度演讲。他明确指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非假设,而是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但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远不止于此——构建能够自我进化、全面超越人类认知的超级人工智能(ASI)才是核心方向。

吴泳铭首次公开了阿里云推动ASI发展的三阶段战略:第一阶段以“智能涌现”为特征,AI通过吸收海量人类知识形成通用能力;第二阶段进入“自主行动”期,AI掌握工具使用与编程技能,成为人类协作伙伴;第三阶段实现“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完成自学习循环,最终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他强调,当前行业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关键期。

为支撑这一战略,阿里云宣布了双重技术路径:一方面,通义千问模型将坚持开源路线,打造“AI时代的Android”生态;另一方面,构建“超级AI云”基础设施,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作为配套举措,阿里巴巴同步启动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承诺持续追加投入。根据规划,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以应对ASI时代对算力的指数级需求。

关于人机协作的未来图景,吴泳铭以编程领域为例:通过自然语言指令,AI可在12小时内完成传统需要数周开发的系统,这预示着“Vibe Coding”向“Vibe Working”的演进。他预测,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和企业都将部署大量AI代理和机器人,形成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网络,甚至个人可能需配置100张GPU芯片来满足工作需求。这种协作模式将像电力放大人类体力一样,指数级提升人类智力效能——过去10小时的工作产出,在AI助力下可能实现十倍甚至百倍增长。

在技术突破层面,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现场发布了多项创新成果。通义大模型家族实现7项关键升级,覆盖模型智能、工具调用、深度推理和多模态能力。其中,旗舰模型Qwen3-Max预训练数据量达36万亿token,参数规模超万亿,在SWE-Bench编程测试中以69.6分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在Tau2-Bench工具调用测试中取得74.8分的突破性成绩,数学推理模型更在AIME 25和HMMT测试中斩获满分,创国内纪录。

下一代架构Qwen3-Next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高稀疏度MoE结构和多token预测技术,仅用80亿参数(激活30亿)即达到千问3旗舰版性能,训练成本较密集模型降低超90%,长文本推理吞吐量提升10倍以上。专项模型方面,编程模型Qwen3-Coder通过与Qwen Code、Claude Code联合训练,实现代码安全性与生成效率的双重提升,其开源版本在OpenRouter平台调用量激增1474%,位居全球第二。

吴泳铭透露,阿里云正在构建全球领先的AI超级计算机,通过软硬件深度协同优化,确保通义千问模型在训练和调用时达到最高效率。目前,阿里云运营着中国规模最大、全球领先的云计算网络,覆盖29个地域的90个可用区。据Omdia 2025年上半年数据,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占比35.8%,超过第二至四名总和;在采用生成式AI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中,渗透率达53%位居首位。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对云与AI基础设施的总投入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持续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