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特迪士尼、康卡斯特旗下环球影业及华纳兄弟探索公司三大好莱坞巨头联合向加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目标直指中国人工智能企业MiniMax。这场由119页起诉书支撑的版权争议,将焦点集中在MiniMax旗下图像与视频生成服务“海螺AI”的侵权行为上。
作为国内大模型领域的“AI六小虎”之一,MiniMax凭借多模态技术路线在海外市场快速扩张。其官网数据显示,产品已覆盖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超1.57亿。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法律风暴,不仅可能引发数亿美元的赔偿,更将对其上市进程造成直接冲击。
诉讼核心指向海螺AI的生成内容涉嫌侵犯多个知名IP版权。起诉书详细列举了用户通过输入“达斯·维德在死星上行走”等提示词,即可获得包含蜘蛛侠、蝙蝠侠、小黄人等受版权保护角色的高质量视频。这些角色分别属于索尼(蜘蛛侠)、华纳兄弟(蝙蝠侠)和环球影业(小黄人)的版权资产。
原告方指控MiniMax构建了“盗版商业模式”,通过系统性复制受保护角色训练AI系统,并利用生成内容实现商业获利。值得注意的是,三大工作室此前已向MiniMax发送停止侵权函,但未获得实质性回应。这种“无视警告”的态度,成为触发法律行动的关键因素。
从法律诉求看,原告要求MiniMax交出侵权所得利润并赔偿损失,或按《美国版权法》对每项被侵权作品判处最高15万美元法定赔偿金。法院禁令可能禁止MiniMax继续使用相关作品训练AI,并要求其服务停止生成相似IP内容。若败诉,这家年营收约7000万美元的企业将面临巨大财务压力,甚至可能需要重构核心模型。
在诉讼爆发前,MiniMax的海外市场表现堪称亮眼。2025年1月,其海螺AI视频网站访问量登顶全球榜首;6月,Hailuo02模型在国际测评中排名全球第二。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为全球创作者生成超3.7亿个视频,服务覆盖超200个国家。但海外市场的合规风险始终如影随形——去年11月,其虚拟陪伴应用Talkie就因触及监管红线,相继被日本、美国应用商店下架。
然而,这种依赖C端应用的商业模式正面临多重挑战。国内市场方面,Talkie的“角色陪伴+抽卡付费”模式因文化差异和监管限制遭遇水土不服,其国内版“星野”收入远低于预期。与此同时,快手、百度、阿里等巨头加速布局情感陪伴赛道,资源投入与渠道覆盖的差距使MiniMax难以抗衡。尽管星野几乎复刻了Talkie的玩法,但市场声量未达预期。
技术层面,MiniMax选择以多模态能力构建核心模型,陆续推出大语言、语音生成、视频生成及图文理解模型。这种复杂路线增加了研发难度与算力消耗,试错成本显著提升。今年6月,公司在一周内连续发布开源推理模型MiniMax-M1、视频生成模型Hailuo02等五款产品,并通过收购深圳AI视频创企鹿影科技拓展用户群体,但效果仍有待市场验证。
资本市场方面,MiniMax正加速推进上市进程。7月,其完成近3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40亿美元,成为国内大模型领域估值最高的两家企业之一。此前有消息称,公司计划最早于今年在港股上市,并已聘请财务顾问。但想成为“国内大模型创业企业第一股”,需解决现金流稳定与合规风险等核心问题。
当前,MiniMax的收入结构仍显单一,主要依赖Talkie的广告与订阅模式。海螺AI虽被寄予厚望,但多起法律诉讼可能影响其扩张速度。在技术迭代与商业变现的双重压力下,这家初创企业需要重新平衡创新与合规的边界,以应对上市路上的重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