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眼镜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该领域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市场潜力已被广泛认可。小米、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为行业注入创新活力。其中,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量突破百万,展现了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强烈兴趣。
在技术层面,AI智能眼镜正经历快速迭代。从最初单一的语音交互功能,逐步扩展至具备摄像头拍摄、视觉识别等多元化应用场景。部分产品还增加了屏幕显示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呈现方式。不过,现阶段产品在技术成熟度和用户体验方面仍有待提升,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象级应用。
专业评测机构我爱音频网对市场上主流的AI智能眼镜进行了系统评测。此次评测覆盖了华为、影目、JBL、李未可、联想、乐蚁、雷鸟创新、雷朋、声阔、小米等10个品牌的13款产品。评测结果显示,拍摄和音频功能相结合的产品占比最高,达到9款,而具备屏幕显示功能的仅有4款。
重量是影响佩戴体验的关键因素。在13款评测产品中,仅有3款重量不超过40克(其中一款无镜片)。配备屏幕显示功能的产品普遍较重,如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设计,成为厂商面临的重要挑战。特别是需要同时兼顾续航表现时,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AI功能方面,各品牌采取了不同策略。部分产品接入了AI大模型,提供语音聊天、百科问答、实时翻译等交互功能,配合摄像头还能实现图像识别等视觉感知能力。另一些产品则主要作为手机语音助手的唤醒终端,实际功能与手机深度绑定。还有3款产品主打屏幕显示功能,AI特性相对较弱。
续航表现因功能配置而异。仅具备音频互动功能的产品普遍拥有更长续航,部分产品可超过10小时。而配备摄像头或屏幕显示功能的产品,续航时间多在10小时以内。频繁使用拍摄功能时,用户可能会感受到明显的续航压力。
音频体验方面,所有评测产品均配备了开放式扬声器,可替代蓝牙耳机使用。不过,多数产品在音质表现上仍有提升空间,存在漏音等问题。根据功能特性,这些产品可分为纯音频类、摄像头类、屏幕类三大类,其中音频播放功能是所有产品的共性。
从产品发展趋势来看,轻量化设计成为主流方向。厂商致力于将产品重量控制在接近传统眼镜的水平,以提升"全天候佩戴"的舒适度,这是推动AI智能眼镜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入摄像头扩展应用场景也是当前流行的解决方案,而配备屏幕的产品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观影体验领域。
具体到各品牌产品,华为智能眼镜2以30克的轻量化设计和纤细镜腿获得好评,佩戴体验接近传统眼镜。其深度适配华为手机,提供早间问候、信息播报等智能助理功能,续航可达三天并支持10分钟快充。INMO Go则以52克的超轻机身和2000nits的入眼亮度为特色,适合户外使用,AI助手、翻译、导航等功能实用性强。
雷鸟V3 AI拍摄眼镜内置1200万像素镜头,成像清晰,最长支持9分钟视频拍摄,可外接充电宝缓解续航焦虑。其AI功能加入视觉识别,通过QQ音乐臻品音质认证。小米AI眼镜标准版在佩戴舒适度上表现不错,可与小米生态设备互动,电致变色版则满足潮流用户需求。MIJIA智能音频眼镜2通过缩小镜腿尺寸降低重量,带展示镜片的整体重量约36.8克,支持多种场景录音和通知播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