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欧亚经济论坛科技会议:共谋欧亚科技合作新路径与新机遇

   时间:2025-09-26 01:15:43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欧亚经济论坛框架下,以“科创融通欧亚 开放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科技发展会议在西安高新区召开。会议通过多场专题研讨与主旨演讲,搭建起欧亚科技界深度对话平台,旨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助力陕西打造西部科创高地、西安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庆国在题为《人的智能与机器智能,丝路枢纽人工智能的方向选择》的报告中,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边界。他指出,尽管机器在计算速度、记忆容量和深度分析方面具有优势,但其逻辑推理仍局限于数理逻辑范畴,而人类思维包含更复杂的情感、直觉与创造性逻辑。“人脑的不可替代性源于其多维认知能力,这决定了人工智能应聚焦辅助性角色。”针对丝路地区发展需求,他建议优先布局矿山智能化、新能源系统优化、医疗诊断模型等经济效益显著的垂直领域。

聚焦智慧城市建设,院士邬伦提出数字孪生技术的赋能路径。他强调,通过构建城市物理空间的数字镜像,可实现治理要素的全息感知与动态优化。陕西凭借科教资源密集、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优势,具备发展数字孪生产业的良好基础。他建议以需求为导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并推动技术成果向全国辐射。

在新能源产业研讨环节,院士牛东晓揭示了中国能源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超越煤电,但并网消纳、跨区输送和电网适应性等问题仍待突破。他提出五大万亿级产业方向:风电装备升级、光伏技术迭代、储能系统集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善和特高压输电网络优化。特别针对虚拟电厂模式,他指出其通过平台化运营实现资源灵活调配,具有低成本、高弹性的商业价值。

企业实践层面,中外企业家联合会首席代表董斌提出科技合作的四大优先领域:数字基础设施互联、清洁能源技术协同、智能交通系统整合和生物医药创新合作。他建议通过建立跨国技术转移中心,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涉外法治与财税合规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董事会副主任张华薇提醒,科技企业“出海”需提前布局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尤其要重视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风险。她建议通过国际专利联盟、商标预注册等方式构建法律防护网。德勤中国华西区管理合伙人孙嘉则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中企在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财税筹划需兼顾转让定价合理性、资金流安全性和属地化合规要求,同时要关注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等国际规则变化。

与会专家形成共识:欧亚科技合作需立足区域特色产业需求,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技术瓶颈。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其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将为欧亚大陆技术转移与产业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