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云栖大会上,理想汽车首席技术官谢炎首次系统披露了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据其透露,这家新能源车企已将超过半数的研发资源投向AI赛道,展现出向智能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谢炎重点介绍了理想AI技术体系的三大支柱。首当其冲的是全链路优化的车端推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芯片架构与操作系统的深度协同,为智能驾驶构建了高效稳定的底层支撑。这项突破使得车载计算单元在处理复杂路况时,能够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能耗。
在基础模型层面,理想自主研发的VLA(视觉-语言-行动)架构成为核心技术亮点。该模型通过整合空间感知与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构建出能够理解三维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常识的认知框架。这种设计使得用户与车载系统的交互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驾驶者可以用日常对话的方式直接下达指令,系统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相应操作。
应用层面的创新同样引人注目。理想开发的AI驾驶员系统与智能座舱管家,正在重新定义车内交互场景。未来车主不仅可以通过语音完成外卖订购、日程管理等生活服务,系统还能根据用户习惯主动提供场景化建议。这种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标志着车载智能系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针对业界关注的VLA技术路线选择,谢炎明确表示核心诉求是让AI具备类人推理能力。他指出,当前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端路况下的决策困境,以及过于保守的驾驶策略,都源于机器缺乏对复杂场景的全面理解。VLA架构通过多模态信息融合,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痛点。
在硬件领域,理想自研芯片取得重大突破。该芯片在视觉处理领域的CNN算法性能达到行业顶尖水平的4.4倍,在Transformer架构下的运算效率更是有望提升6倍。目前这款芯片已完成流片验证,预计2026年将率先搭载于旗舰车型实现量产,为理想汽车的智能化战略提供核心算力支持。
更多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动态,可登录专业资讯平台获取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