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芯联集成:多元化布局成效显,AI等业务助力迈向盈利收获新征程

   时间:2025-09-26 22:07:5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芯片代工行业呈现出火热态势,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纷纷反馈订单量远超产能上限,业务应接不暇。尽管目前中国大陆受EUV光刻机限制,尚无法生产3nm芯片,但除高端手机等少数应用场景外,主流芯片代工商的技术能力已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头部芯片代工企业通过多元化布局拓展产能。2018年,中芯国际联合越城基金、盛洋电器成立中芯集成,其中越城基金由绍兴市越城区国资机构设立。2023年,该公司完成科创板上市并更名为芯联集成,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骨干多来自中芯国际,业务聚焦功率半导体、MEMS传感器及模拟芯片代工领域。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芯联集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分季度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营收17.34亿元,第二季度营收17.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14%和15.39%,延续了两位数增长态势。净利润方面,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70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63.82%,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实现盈利0.12亿元,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转正。

从历史数据看,公司营收增长轨迹清晰:2023年全年营收46.06亿元,2024年增至65.09亿元,同比增长22.25%。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正值公司折旧高峰期,尽管折旧对利润指标影响显著,公司仍实现毛利率转正。随着折旧高峰过去,公司已进入"收入增长、折旧下降"的良性发展阶段。

毛利率提升是公司半年报的另一亮点。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高7.79个百分点至3.54%,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通过工艺优化、供应链协同和精细化管理,8英寸硅基产品线产能利用率达到高位,有效摊薄固定成本;二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车规功率模块收入增长200%,模组封装业务收入增长141%,AI领域业务贡献6%的营收。

研发创新是支撑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9.64亿元,同比增长10.93%,研发投入占比保持高位。通过"技术+产能+市场"三轮驱动战略,公司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商业回报,技术实力提升带动产品溢价能力增强。

从业务板块看,车载、工控、消费电子构成公司三大传统业务。车载领域收入占比47%,同比增长23%,车规功率模块批量交付,碳化硅功率模块装机量位居全国第三,新能源汽车主驱功率模块装机量排名第四。工控领域收入占比19%,同比增长35%,产品应用于高压电网、光伏逆变器等场景。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比28%,同比增长2%,客户覆盖率超过70%。

AI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AI领域实现营收1.96亿元,占比6%。公司已发布第二代高效率数据中心专用电源管理芯片制造平台,相关产品获得关键客户导入,应用于AI服务器和加速卡的电源管理芯片实现大规模量产。在AI终端应用方面,公司业务覆盖汽车智能化、智能家电、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模组封装业务表现突出,收入增长141%,其中车规功率模块收入增长超200%。这标志着公司从晶圆代工向系统级代工模式转型成功,目前已具备从设计服务、晶圆制造到模组封装、可靠性测试和应用验证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是公司发展的另一优势。车载领域,公司与国内外终端客户和Tier1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覆盖90%以上国内终端客户,SiC功率模块项目陆续量产。工控领域,与行业头部客户合作深化,产品应用于关键场景。消费电子领域,客户覆盖率超过70%,高压BCD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