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1500年的文化对话即将在上海展开。9月27日,虹口区今潮8弄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将于10月10日正式亮相。这场展览首次以大规模数字化复原形式,将云冈石窟的千年瑰宝完整呈现于沪上,汇聚近百件文物、3D复原洞窟及当代艺术作品,其中多件展品为首次公开。
作为北魏时期开凿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石窟群依山而建,绵延一公里,现存254个窟龛、45座主要洞窟,造像多达5.9万余尊。此次特展创新采用“户外+室内”双展区模式,通过数字科技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为上海文博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户外展区的核心是1:1实景复刻的云冈第十二窟“音乐窟”。这座被誉为“中国最早宫廷交响乐团”的洞窟,内壁雕刻着数十尊手持琵琶、筚篥等中西乐器的伎乐天人,与飞天舞伎共同构成宏大乐舞场景。展览团队依据石窟乐器形制,参考北魏音乐史料与古乐谱,复原编配了宫廷乐曲。观众步入其中,既能近距离观赏石窟细节,又能聆听千年前的乐音。每逢周末及节假日,舞者还将身着北魏服饰,手持复原乐器,以云冈飞天为蓝本,再现北魏胡汉音乐交融的盛景。
室内展区则以层层递进的叙事展开。在“化相”单元,观众可感受造像美学的具象化表达;“传摹”单元呈现匠人技艺的代际传承;“光息”单元通过光影艺术展现文物生命;最终在“神往”单元开启古今对话。为增强沉浸感,展览特别推出北魏妆造体验,观众可购买妆造票,身着依据壁画与造像复原的服饰漫步展区,以第一视角感受千年文明。
科技赋能是本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户外展区采用3D激光扫描与高清摄影测量技术,建立毫米级精度的三维模型,精准复刻洞窟岩石肌理与造像细节。趣看美术馆的沉浸式光影厅则打造国内首个石窟文物多维激光造像空间,观众可在“30分钟穿越1500年”的旅程中,亲历石窟开凿场景。光影内容创意源自云冈石窟的乐器、纹样与传承故事,通过激光造影等媒介,完整呈现文物从开凿、保护到当代活化的历程。
展览还将展示云冈研究院的最新成果——西立佛复原像。1992年出土的佛像石块经三维扫描、数据计算与人工智能辅助,完成虚拟修复与3D打印,以缩小比例呈现这一失传千年的造像。9月26日至10月9日期间,观众可购买限量秒杀票、早鸟票及儿童票提前观展。
虹口区文旅局局长童科表示,云冈艺术大展落地虹口,对区域“文化三地”建设及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趣看美术馆馆长赫海龙称,展览不仅带来经典文物与复原成果,更通过新策展理念重新定义“沉浸式展览”,让古老文明在上海焕发新生。此次展览由云冈研究院主办,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协办,趣看美术馆与北京点睛未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