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上,开源鸿蒙6.0 Release版本正式亮相,这一版本具备强大的设备兼容能力,可广泛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为智能终端生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会期间,一系列重要举措引发行业关注。其中,开源鸿蒙计划孵化跨平台框架项目管理委员会(PMC)及具身智能PMC。具身智能PMC采用模型原生操作系统设计方法,有望为全尺寸类人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致辞中回顾了开源鸿蒙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过去五年间,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孵化运营下,产学研各界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开源鸿蒙建设,创造了我国软件发展史上的奇迹。
开源鸿蒙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华为Fellow、基础软件首席科学家陈海波对终端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认为,未来五年,终端操作系统将加速向智能化方向演进,从当前的任务辅助型智能逐步升级为理解用户意图、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意图驱动型智慧”。他预测,到2030年,终端智能化水平有望达到L3(协作自治)至L4(专业指导)级别。
然而,终端智能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挑战。陈海波指出,鲁棒性不足、安全与隐私风险、高成本与低效率是当前终端智能化面临的四大核心问题。他强调,要真正释放智能终端的潜力,必须实现AI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而非简单的外挂或架构颠覆。操作系统需在资源调度、工具调用、记忆机制、安全隐私等底层能力上进行“原生智能”革新。
为系统性推进AI与操作系统的融合,开源鸿蒙已采取一系列行动。设立AI Agent技术特别工作组(TSG),聚焦智能体交互、框架、协议与评测体系;同时设立定位感知TSG和安全及机密计算TSG,分别发展融合感知与OpenTrustee机密计算能力。未来,还将筹建具身智能PMC,探索智能体与物理世界的深度交互。
陈海波引用“梅特卡夫定律”分析指出,开源鸿蒙已跨越生态发展的临界点,进入价值快速释放的关键阶段。下一步,社区将重点强化两大方向:一是持续拓展对多样化终端设备的支持;二是深化应用与服务生态的统一共享能力,提升全链路协同效率。
在推动生态发展方面,开源鸿蒙正积极作为。一方面,推动主流跨平台开发框架对系统的原生适配;另一方面,依托华为开源的仓颉编程语言,提升开发体验。同时,社区联合多家头部应用厂商,围绕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开源共建,共同优化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