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企业正围绕人工智能展开激烈角逐,阿里巴巴内部的人才布局迎来新一轮调整。据可靠消息,原智能信息事业群首席科学家、集团副总裁许主洪(Steven Hoi)已转任通义实验室要职,负责多模态交互模型方向的研究工作,直接向阿里云CTO周靖人汇报。
这位兼具学术影响力与产业经验的AI专家,今年2月以IEEE Fellow和斯坦福大学认证的"全球1%顶尖科学家"身份加入阿里,最初负责智能信息事业群的多模态应用开发。该事业群旗下拥有夸克、UC浏览器等亿级用户产品,许主洪的加入曾被解读为阿里加速C端产品AI化转型的重要信号。
仅半年后,这位AI大牛的岗位变动引发行业关注。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调整反映了阿里"AI驱动"战略的深化——在应用创新与基础研发的平衡中,企业选择将核心资源向底层技术倾斜。"让顶尖科学家回归基础研究,是确保技术领先性的关键决策。"接近阿里的人士分析称。
通义实验室作为阿里大模型技术的核心研发机构,在周靖人带领下已构建覆盖语言、视觉、语音的全模态模型矩阵。其开源模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此次许主洪的加入,将使其在多模态预训练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如低成本训练策略)与实验室工程能力形成协同。
多模态交互被视为下一代AI技术的突破口。该领域旨在让机器同时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信息形式,实现更自然的交互体验。谷歌Gemini、OpenAI GPT-4o等国际领先模型均在此方向布局,阿里此前发布的Qwen-VL、Qwen-Audio等模型也展现了相关能力。
许主洪的学术背景与产业经验高度契合这一战略方向。其研究长期聚焦多模态预训练,提出的创新方法曾影响全球大模型研发路径。在通义实验室的新岗位上,他将推动技术突破与产品落地的深度融合,为夸克、淘宝等前端应用提供底层支持,同时探索智能助理、AI硬件等新型交互形态。
这场人才调整折射出科技巨头的战略逻辑:从吴泳铭兼任阿里云CEO到核心科学家向基础研发集中,显示企业对底层技术掌控力的重视。据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调整属于集团正常转岗,但背后是"集中资源突破核心模型"的明确导向。
在AI应用商业化路径尚不清晰的当下,基础模型的代际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阿里选择将战略重心向底层技术倾斜,既是对技术规律的尊重,也体现出在行业变革期保持战略定力的决心。这种资源分配方式的转变,或将重新定义科技巨头的竞争格局。